fbpx

六月初一的「慢功夫」

360º 商業思維學院將於每月舉辦一場企業成長閉門分享會,2025 年 04 月很榮幸邀請到六月初一創辦人 Sherry 來分享 7 年以來,營收破億品牌背後的商業思維!每場活動後都將由360º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Gipi 游舒帆撰文與大家分享交流對談中的精華!

如果您對活動有興趣,邀請您留下資訊,我們將會與您分享最新活動資訊!

5 年營收成長 5 倍,員工數只增加 22 人,強調經營的基本功,行銷團隊在三年內換了 27 個人,持續建立公司對行銷團隊的標準。在品牌建立的第二年,婉拒知名連鎖咖啡品牌的合作,並堅持不走零售通路,將公司塑造成一家以數據驅動的電商公司。

對品牌的堅持,對營運的要求,強調穩扎穩打,有計畫,循序漸進的前行。

六月初一是一家慢公司,Sherry 堅信,慢工才能出細活。這是我在聽六月初一 Sherry 分享時,我心中不斷泛起的想法。

六月初一的「慢功夫」

在開場時,Sherry 問現場觀眾:「什麼是基本功?」

現場有人說:「提昇人均產值。」

也有人說:「落實分層分級。」

Sherry 說:「團隊要不要養成,要不要建立制度,要不要標準化,要不要企業文化,要不要把部門發展的優先順序釐清?」

對 Sherry 來說,所謂的基本功就是將公司的經營邏輯理清楚,知道怎麼做才能穩,才能提高可預期性,才能靠組織能力獲得持續性成長,而非靠運氣,賭一次性地爆發成長。

從 Sherry 的分享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六月初一不以飛速成長為目標,而是以扎實品牌為核心。而扎實品牌的背後,得先把經營的基本功一一做好。不過多的依賴資本,不被資本牽著走,不為了成長而擴張,也不為了成長而急著進入海外市場。

即便如此,六月初一仍然在 5 年內成長了 5 倍。

六月初一的成長邏輯,我想可以用下面這張「有機成長」的概念來表達,先蹲後跳,緩緩起步,但基本功累積夠後,公司將能迎來指數型成長。

360º 商業思維學院|企業成長白皮書

拒絕連鎖品牌上千萬的訂單,只因為在包裝上不能放六月初一的 logo,因為品牌建立的早期,關鍵資源要盡可能放在自營品牌的能量上,而非代工或類代工的訂單

不進零售通路,確保自家門市與官網是最低的價格,避免大量的客源因為價格問題,大量地湧向零售通路,進而削弱了六月初一門市與官網帶來的品牌體驗

不做折扣促銷,也因此讓早期的團購合作寸步難行,可就是這樣的價格堅持,讓顧客總是會回到六月初一的門市與官網來購買商品,進一步強化了品牌在顧客內心的心佔率

Sherry 的分享中提到:「決定不做什麼,真的很難。」

2025/04/29 六月初一創辦人 Sherry 分享簡報

與大品牌合作、上零售通路、做折扣促銷,這是絕大多數從事零售業務的企業主會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這些決定將能帶來立即性的營收與利潤。但這種成長是線性的,也有對應的代價存在。

幫大品牌做代工,能賺到錢,但生產量能會高比例是為了賺代工的微薄利潤,而非放在高利潤的自有品牌商品上。做零售通路,除了得接受高昂的通路費用,還會將顧問們引到零售通路,為他人作嫁。做折扣促銷,會傷了品牌錨定的價格,也會打壞鐵粉顧客對品牌的觀感,這對品牌來說也是一種重傷害。

Sherry 的決策邏輯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她永遠是站在「怎麼做對品牌好」的角度思考。

對品牌好的事,難也得做,會傷害品牌的事,利益擺在眼前,也得拒絕。

六月初一的慢,不是動作慢,也不是應變慢,而是相信慢工出細活,而是相信有些事急不得,他們願意等待,願意把每件事扎扎實實作好。並堅定的相信往一個明確的方向前行,亦步亦趨的調整步伐,不慌不忙,踏踏實實地往目標邁進。

企業經營的基本功

Sherry 在本次分享中反覆提及基本功,以及基本功的難,難搞懂、難教、難落實,而這些難,也是六月初一之所以要花十年打底。Sherry 需要親臨一線開每個業績會議,花大把時間培育員工,並以三年為目標,希望能養成四大接班團隊的關鍵原因。

基本功,是一家公司的營運邏輯,並將這樣的邏輯說清楚,並且轉化成可以持續優化的流程與制度。

Sherry 在分享過程中反覆提到數據、會議、報表、流程、知識庫,因為這些都是所謂的經營基本功。而這跟學院強調的成長引擎概念其實不謀而合。

360º 商業思維學院|高成長企業的三層成長引擎

行銷、業務開發、商業合作,是企業成長過程最常做為營收成長引擎;在推動營收成長時,企業仍須仰賴產品、品牌與商業模式的改善,來持續滿足顧客,創造顧客回購與推薦,進而形成口碑,帶來利潤成長;而支撐公司做好品牌、產品與創新商模的基本功則在於人、組織與制度,以及組織運作下所形成的文化,這是屬於人才資本的成長

最底層,是企業經營的基本功,而愈底層的東西,愈需要時間累積與沉澱。我藉由 Sherry 的分享過程,試圖解析了六月初一的三層成長引擎。

360º 商業思維學院|高成長企業的三層成長引擎

人才資本成長:

  • 建設團隊,Sherry 花了大把時間培養四大接班人,並預期在 2027 年底完成交棒,從 Sherry 的分享中她提到了目前公司九大部門都直接 report 給她。可實際上她正在推進下個世代的組織架構。並定調了公司四大核心零售、行銷、生產與數位發展。
2025/04/29 六月初一創辦人 Sherry 分享簡報
  • 強化營運效率,Sherry 在分享中提到「過去幾年我們沒有漲過價,但我們的淨利都可以維持住,因為在原物料成本上升的同時,我們的整體成本與費用反而是下降的。」

她也不只一次提到看數字、做計劃的重要性,年節檔期時,為何六月初一有本事能將營收的節奏抓得很清楚,因為他們有完整的數據可供追蹤,且對於做好年節檔期也早有一套方法與步驟。經過多年的調整,年節對他們來說早已不是困難的任務,只要按著計劃來落差通常不會太大。

所有的工作,都有流程、規範,也都有數據來支持決策,並有做計劃的習慣來確保工作節奏。這正是六月初一營運效率能持續提升的關鍵。

  • 打造文化,在文化上,Sherry 歷經大量招募與汰換,承認自己可能找錯人,並快快修正。最後釐清了自己找人時最重要的是要滿足四個核心價值觀:擁抱變化、團隊協作、正向思考學習型人才

而 Sherry 日常工作時也持續在跟團隊溝通做一些關鍵決策背後的思路,包含不做零售通路的原因,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優先的思維,這些都會沉澱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進而形成組織凝聚共識與溝通時的共同語言。

利潤成長:

  • 建立品牌,Sherry 曾說:「六月初一不是一家蛋捲公司,而是一家伴手禮公司。」,昨天的分享中他還進一步說:「六月初一不僅僅是一家伴手禮公司,更像是一家品牌公司。」

Sherry 看待品牌的態度除了前方提到的「不做的事」之外,我認為她在談論旗艦店時提到的「希望客人來店裡願意多待一會,在這邊曬曬太陽,跟朋友聊聊天」。

伴手禮的背後,其實是滿滿的人情味與關係,送禮,是為了維繫關係。而能好好地維繫與朋友間的關係,才是六月初一這個品牌最重視的關鍵

  • 優化產品,六月初一已經有「8 結蛋捲」這個標誌性產品,也掀起了一波蛋捲大戰。可對六月初一來說,要支撐未來的成長只有一條產品線是不夠的。所以目前六月初一也投入了鳳梨酥的市場,推出了一口酥這個第二曲線產品。但關於這條產品的要怎麼搶佔市場,當天 Sherry 要大家拭目以待,或許兩年後在邀請 Sherry 來分享時便見分曉。

而除了這兩項產品外,六月初一銷售的品類其實超過 10 類,品項更是超過 30 項。這些產品的推出,都是在經過市場與消費者洞察後做出的決定。

  • 創新商模,這部分在當天的分享較少,但我從分享過程中看到幾個與其他品牌的不同之處。像是透過數據驅動營運,扎扎實實做電商之外,也充分落實 OMO 的線上線下串聯,讓顧客體驗能形成一個完整閉環,進而提升品牌認同感。以及推動 24 小時宅配服務,讓顧客可以盡快拿到伴手禮,臨時要送禮也不用擔心。

營收成長的部分,比較非當天分享著墨的重點,可當我們花點時間理解六月初一在下面兩層所做的苦功夫後,相信不會有人懷疑這家公司營收成長的可能性。

六月初一的護城河(MOAT)

活動後半段,郭佑透過護城河理論,盤點了六月初一的護城河,並以此為基礎對 Sherry 進行提問。

2025/04/29 與談人郭佑簡報

關於出海

郭佑:「六月初一關於出海這件事,目前的計畫是什麼?」

Sherry:「我覺得一個品牌的 7-10 年是非常關鍵的時刻,7 年內我只要管兩件事,就是打仗的事跟例行性的事。但 7-10 年要多兩件事,一個是為了未來要做的布局,以及為了這個這個布局我要做的階段性的事。」

Sherry:「所以 5 年內,我沒有出海計畫。」

六月初一看目標看到 10 年,對未來 5 年要走的路也很清楚,還沒考慮國際化是認為自己跟團隊的基本功還沒打好,還需要幾年的打底。

關於消費者洞察

Sherry 提到,六月初一是行銷起家的公司,對於消費者、市場、客戶需求的重視程度非常高。

舉例來說,Sherry 發現有些人送伴手禮時會希望挑選小、單價低的商品,因為這個拜訪沒有那麼正式,對方也不見得會想吃很多。而這也催生了六月初一提供份量較小,價格較低的商品供客人選擇。

從消費者情境來搭配合適的商品,這也是當初我在逛六月初一官網時讓我感到非常貼心之處。

六月初一官方網站

關於品牌的堆疊

郭佑:「是否有打算往品牌節慶化,或者將六月初一打造成一個國際觀光客來台灣一定會買的伴手禮?」

Sherry:「台灣烘焙業有許多百年老店,這些老年老店都擁有許多資產。而我們身為後進者,很難從資產層面去競爭,我們必須找出合適自己的賽道。台灣很多人在做蛋捲,但我們的關鍵是成為伴手禮第一品牌。現在我們做鳳梨酥,我不需要跟觀光客溝通鳳梨酥,我們是順著推出一口酥,更小巧更好吃,觀光客只要來我們店裡消費,她可以同時帶蛋捲與鳳梨酥做為伴手禮。我相信再給我三年,我們在鳳梨酥這個市場上應該會佔據不錯的江湖地位。」

當年推出 8 結蛋捲,算是重新定義了蛋捲這個品類,經過幾年的發展,也占據了一定的江湖地位。面對鳳梨酥這個品類,市場上已經有佳德、微熱這種領導品牌在,鳳梨酥也已成為國際觀光客來台經常會購買的伴手禮。與其重新定義市場,不如搭著這個市場認知順勢推出創新的鳳梨酥產品 – 一口酥。

在這樣的策略思路下,有可能帶來的效應是:國內客買蛋捲,順便買鳳梨酥,國際客則是買鳳梨酥,順手帶一盒蛋捲。兩種情境不同,但都有機會順手帶兩種商品。

關於融資

Sherry 特別提到她並不追求快速擴張,畢竟她經營六月初一的的初心還是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可以慢,可以不賺大錢,但一定要做一個很棒的品牌。

當天活動時我也特別補充,Sherry 與我認識的許多 CEO 有很大的不同,她將多數的時間花在公司內部,花在建立制度,花在溝通,花在打造企業文化。而不是花在資本市場,花在股東會,也不是花在各種形式上的商業合作或社交。

這些行為的背後在於她很清楚自己想把公司帶到哪裡去,她擁有一套自己的經營哲學,而這套哲學則成就了現在的六月初一。

結語

短短的篇幅難以涵蓋六月初一經營的方方面面,但透過這次的活動也讓我們更認識六月初一的品牌故事與內涵。

強化組織基本功,扎實營運能力與培養核心團隊一直是學院最擅長的領域,如果各位的公司也希望能像六月初一一樣有清楚的營運邏輯,請不用客氣,立刻回信或回電與我們聯繫,謝謝。

聯絡資訊:
商業思維學院共同創辦人 Leona
E-mail : [email protected]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leona-huang-3ba7b8a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