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後宣布裁員 3700 人,他到底在想什麼?

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裁員一半。第一天先砍幾個高階主管,接著開始看工程師寫的程式碼,接著則是裁員一半。 在這些動作背後,我想主要還是來自幾件事:

財務的健康化

軟體公司最主要的財務支出就是人,Twitter 的薪資的薪資一直不錯,根據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年薪中位數是 23 萬左右,而除了薪資外,還有其他保險或人才制度的費用,一年 4,000 人到底差多少呢?大概就是 10-15 億美金。

當你每個月都需要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營運支出時,你會發現你只敢做高把握度的事,決策就會更偏保守,那如果今天你每個月的壓力只剩一半呢?你會更敢做出大膽的決策。

要讓自己有空間做出大膽決策,而且可以將注意力聚焦到關鍵事項上,裁員算是一個常見的操作方式。至於你可能會說少一半的人,事情還是這麼多,那怎麼辦呢?這就是第二件事了。

推薦閱讀:【案例剖析】亞馬遜終極財務指標-每股自由現金流

策略聚焦,砍掉雞肋業務

一家公司在成長過程總會嘗試很多事,有些做得好,有些做得一般般,有些則糟糕透頂。好的繼續做,糟糕透頂的砍掉,這是多數人都會做的事情。

那那些一般般的呢?很多可能是留著。這些一般般的,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因為難保不會有一天它會變好呢。這種心態其實蠻常見的,畢竟機會確實存在,但是,那一天到底等多久呢?沒人有辦法保證,而且有些公司是沒有設定這種一般般事業的停損點的,只要沒人喊停,這些事業就會持續活著。

多數企業整頓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先動刀砍這些業務,尤其是那種已經進行超過 3 年,但成績卻還是不上不下的業務,3 年對新創來說可能才剛站穩角度,但對大公司來說,擁有大公司資源下,3 年就該達成階段性目標了。

有些公司的老闆甚至會說,做不到產業內的前 3 名,這條線就該收掉了,大公司的做法跟新創在這一塊還是差很多的。

透過砍人來聚焦業務,基本上是每個接手財務狀況不算太理想企業的新任 CEO 都會做的事。

整頓內部流程,改善生產力

馬斯克為什麼要工程師列印最近 30-60 天的程式碼,然後跟他進行 1-1 報告呢?還記得之前他曾說過:「軟體領域主管都必須具備出色的寫程式能力,否則就像騎兵隊長不會騎馬」。

直接看 30-60 天的程式碼有什麼作用?

作用一,看這些人的水平到底如何,有點像 code review 跟面試。

作用二,看工程部門這些人到底都產出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這塊很現實,如果你最近兩個月根本沒做出什麼了不起的東西,那你如何證明整年下來你是有卓越貢獻的?

作用三,識別哪些人是真的值得委以重任的,以馬斯克的性格來說,他大致更欣賞那些每天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從事開發工作,而且愈做愈好的人。他大概綠不欣賞那種為了跟他一對一而需要特別準備資料的報告型人才

而最重要的是,藉由這種大量的一對一,一家公司的人事與管理流程的狀況他大概就能知道個七七八八。這一點也不誇張。

接下來,他肯定會對 Twitter 的開發管理動許多手腳,相似的動作相信也會發生在其他部門中。

重整企業文化,讓 Twitter 成為馬斯克的 Twitter

延續上面的內容。當所有工程主管都只管人不寫 code,那將決策交給這些人,哪能讓他安心;當所有的工程師都只是按著規格寫程式,但根本不重視產品或商業價值,那這些工程師又憑什麼領這樣的薪資;當這些人都能在 Twitter 中繼續拿高薪,而且活得很好,那肯定是管理流程上出了問題。

前兩個禮拜的新聞提到馬斯克要 Twitter 的員工加班,甚至說要一週工作七天,你可能會覺得他瘋了。除了他本來就這麼瘋狂外,我想最主要的目的還是重整所有人對工作的期待。

傳達的訊息很清楚:

一、往後的工作壓力會跟現在截然不同。

二、技術工作者需要更投入,同時也意味著會更受到重視。

三、展現價值,不要躲在公司羽翼之下,我隨時會跟你一對一。

Twitter 要成為馬斯克的 Twitter,讓員工清楚的感受到他的價值觀,最快的就是這種雷厲風行的作法。

其實馬斯克的做法很多 CEO 都會用,只是過往那些 CEO 很多都不是技術背景,很多人也確實都不寫程式了。所以他們 review 的對象都是業務、行銷、產品等團隊,而當對象從技術部門換成這些人時,大家就習以為常了。

關鍵在於,傳統的觀點認為技術部門屬於成本單位,所以很少是 CEO 在接任初期就會關注(施壓)的對象。但在科技公司,尤其是軟體領域,技術部門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視。

合適的人會留下來,不合適的人會離開。在馬斯克如此鮮明的性格之下,這會加快 Twitter 的換血。一年之後 Twitter 肯定就不是現在的 Twitter 了。

那些想著要變革、轉型的企業,很多 CEO 想幹,但不能幹(內部反對)或不敢幹(輿論爭議)的事,馬斯克作起來還真的得心應手。但他能順利的背後除了搞定董事會之外,他自己也很享受成為新聞的核心,這是很多 CEO 做不到的事。

在有違法爭議的狀況下直接開除 CEO 等幾位高管,或許會帶來部分的麻煩。但讓這些人繼續留在原先的位置上麻煩更大,你說他會不知道這件事嗎?肯定知道,人資、法務主管肯定也會提醒,但他還是會做,因為這有多重意義。

第一,宣示意味,告訴大家整頓即將開始,不管是任何位置的人,跟我核心價值觀不相符的人都得離開。傳統那套方法不適用在我身上。

第二,聚焦注意力,這些人繼續留著,只會制肘他的改革,甚至可能拉黨結派私底下跟自己作對。他不想花心力應付這些內部政治問題,只想專注解決他重視的問題。

可以看看 Twitter 的前執行長在後續還有哪些動作就知道如果當時他人還在公司,會帶來什麼樣的風暴。

建議閱讀:文化建立:先有雞還先有蛋?組織行為與組織文化間的關聯

Twitter 改朝換代跟當年微軟接班的差別

有人說一樣是軟體公司,微軟當年的接班與轉型就一片祥和,納德拉大勝馬斯克。但我覺得兩者有很多的不同。

首先,當年的微軟雖然有頹勢,但一直以來都是很賺錢的公司,手邊有足夠的本錢可以花多一點時間整頓。所以不需要透過大量裁員來整頓。加上微軟業務複雜度比 Twitter 高很多,員工數量也多很多,納德拉能做的其實是局部調整。

其次,雖然兩個人一樣都是工程師,但兩個人的核心價值觀不同。納德拉重視人,所以你會看到書裡面他是很重視員工回饋的,這是與前兩任 CEO 不同之處,而馬斯克比較常聽到的是他對人的要求,對人的關懷部分較少。加上納德拉本身低調,馬斯克性喜高調,這也是差別較大的地方。

可以觀察 Twitter 後續的狀況,其實我對於藍勾勾要收月費這件事的興趣更高一些,畢竟這意味著 Twitter 的商業策略會有一個大轉向,很有可能會是一種社群媒體新商業模式的嘗試。

針對這個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前後的動作,有人欣賞,有人厭煩,但這也是我們觀察不同的處理模式,到底背後考量是什麼?有個有什麼樣優缺點的好機會。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商業思維學院 EDM!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