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KT Huang
上個星期,在半年一次的 Shopify Editions 展示中,Shopify 更新了一百多個工具(Tool)。加上近半年的各種新聞,例如收購物流服務商 Deliverr、KOL 聯盟行銷平台 Dovetale,投資 Flexport、Crossing Minds 等等。讓我不禁對 Shopify 現狀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感到好奇。
★消費者購物行為★
我們大多都有到店內買東西的體驗,走到店裡,隨處逛逛,挑幾樣東西結帳、付款,走人。店家的工作則是選品、陳列、出售、訂單與庫存管理。
電商的興起,讓消費行為轉移到網路上。消費者在網站瀏覽、下單、結帳;店家收到訂單,分貨、包裝、出貨,提供售後服務。
如果把這個流程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客戶、商家、倉儲物流。客戶進一步分成 B2B 以及 B2C,似乎就可以理解 Shopify 這兩年來的投資、合作的藍圖,除了戰場升級,要跟 Amazon 對打之外,也是希望能迎接電商的下一波變革。
★商家★
亞馬遜電商與第三方市集佔據全美電商營業額 41.4%,Walmart 與 eBay 則分居第三與第四。Shopify 不在榜上,是因為 Shopify 不是零售商也不是電商平台。但如果把 Shopify 支持的所有商家加起來,則營業額接近 10%,市佔第三。
零售商自架站、委託架站平台以及電商平台各有其市場。大型零售商才有資源自架站,如 Walmart、Apple、Home Depot 等等。電商平台不用說,亞馬遜是絕對的霸主。
如果以網站數量看,Shopify 是美國電商架站平台市佔第一,有 32%。通常規模大的,營收也較高,假設 Shopify 佔 40%,表示 Shopify 所代表的 D2C,佔據美國電商消費金額的 25%。
★倉儲物流★
雖然在網站銷售產品,但電商還是需要有倉庫能夠儲存產品,送貨以及退換貨。倉儲與物流都需要資本支出,規模效應也非常明顯。
亞馬遜的倉儲以及物流,是為了服務亞馬遜的電商以及 Marketplace 的賣家,協助儲存、分貨、送貨以及退換貨。在大舉擴張後,亞馬遜在 4 月底推出 Buy with Prime 的服務,不是透過亞馬遜銷售商品的第三方賣家,也可使用亞馬遜的倉儲與物流系統,銷售產品給亞馬遜全球 2 億個 Prime 會員。
Buy with Prime 以亞馬遜 2 億個 Prime 會員為基礎,打包 Amazon 的倉儲以及物流。Amazon Prime 會員客戶終身價值(LTV) $2283,相較於非會員的 $916 高上許多。
消費能力強的客戶,搭配價格低廉的物流與倉儲,對任何一間公司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package。Walmart、eBay 等較大的公司,基於競爭的理由,也許不會使用亞馬遜的服務。小型電商、獨立商家則不然。
如果把客戶分成兩種類別,一個是 Prime 會員 + 亞馬遜倉儲物流,消費能力強、倉儲、出貨以及退換貨快速而便利。另一個則是其他客戶 + 其他倉儲物流方案,也許消費能力差不多,但相對不精準而廣泛的客群則較難經營。小型商家很難抗拒 Buy with Prime 這樣的方案。
這踩到了 Shopify 的守備範圍,因此 Shopify 投資 Flexport 並收購 Deliverr,提供倉儲、物流、報關等服務,是非常合理而重要的一步。
★客戶★
Shopify 也試圖增加在客戶端的價值與服務。
B2B 的市場比 B2C 的市場更大,而 Shopify 營收 75% 來自於電商營業額的抽成。如果 Shopify 的客戶也能把產品賣給企業,營收就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電商營收很大一部分來自流量的經營。D2C 電商要直接面對消費者,需要有社群 KOL 協助帶貨,也希望能在各種平台上曝光。與 Twitter 合作,電商可將商品資訊在 Twitter 上曝光。電商採用了 Dovetale 這個工具,可在平台上尋找 KOL,並與 KOL 合作,提供帶貨的商品、折扣碼,並監控營收、支付佣金。
———- murmur 分界線 ————
以前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電商,總覺得好像沒有甚麼東西可以做,美國就是亞馬遜,台灣就是 Momo、蝦皮等公司。但這次從產品、競爭對手與客戶的角度觀察,發現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多創新,很多機會。雖然寫文章不是很容易的工作,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跟改進的地方。這真的是我今年報酬最高的一個投資,沒有之一。(股票賠爛了……)
關於 KT
科技人,帶著研發精神的商業開發者。歷任面板業產品經理、新創公司產品總監、台達電產品規劃。現為中國上市公司海外市場總監及多家公司策略顧問。擅長海外市場拓展,結合商業模式,分析科技業走勢。我長期在科技業工作,關注科技趨勢,也喜歡研究各種商業行為。KT 是我的英文名字,同時也是 Key Technology 的意思。我期許自己選出有興趣,有靈感的新聞與議題,提出我的看法。後續每周固定出刊,分享我的觀察與心得。如果你對這類的議題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