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KT Huang
開車時最危險的事情,就是視線不佳。除了天候不佳如下大雨、下大雪之外,玻璃起霧則是另外一種情況。
天氣又濕又冷的時候,常會碰到車內玻璃起霧。這是車外溫度比車內低,使得內外玻璃溫差大,加上車內有人呼出的熱氣與水分,水滴凝結在玻璃表面,形成我們所說的「起霧」。碰到這種情況,開冷氣可以降低車內外的溫差,並且除溼。按下汽車空調的除霧功能鍵,也可以針對前後擋風玻璃除霧。
但前後擋風玻璃的除霧機制不同。前擋除霧鍵的功能,是讓空調對著前擋風玻璃吹風;後擋除霧鍵,則是將後擋風玻璃的加熱,提高玻璃的溫度以除霧。
玻璃起霧的原理是因為不同溫度下,相對濕度不同。溫度越高,飽和蒸汽壓越高,空氣能容納的水氣越多。車內溫度高的暖風,碰到冷玻璃,使得溫度降下來。相同的水氣量,溫度下降導致凝結。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冰可樂或冰啤酒瓶身有一層水。
這時有兩種解決方法,第一就是用乾冷空氣吹玻璃,讓乾冷空氣帶走水氣。或者提早讓暖空氣愈冷,在空中凝結,並被冷風吹走。第二種方法就是讓玻璃加熱。
要怎麼把玻璃加熱?有特別注意的話,汽車後擋風玻璃上有一條一條線,那就是要加熱玻璃用的銅線。銅線加熱的好處是加熱穩定,成本低,開啟一分鐘之後便可除霧。那為什麼不放在前擋風玻璃?這是因為銅線會影響視線,不適合放在前擋風玻璃。
賓士承諾 Level 3 自駕系統安全性,將承擔自駕系統啟動時的車禍責任
SAE 的自動駕駛分級,總共有 6 個等級。Level 0 的車款只有基本駕駛輔助系統如 ABS。而 Level 5 則是由系統權自主駕駛。雖然特斯拉的 FSD 系統被公認是最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但政府機構只認可為 Level 2。相較之下,Mecedes-Benz 與 Honda 在德國和日本,同時拿到 Level 3 的認證。
Level 3 允許駕駛不抓著方向盤,讓自駕系統自行駕車。但問題是發生事故時怎麼辦?賓士保證,若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啟動時,發生事故,賓士會承擔全部的法律責任。
賓士的 Level 3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名為 Drive Pilot,搭載於 S-Class 及 EQS 旗艦電動房車。允許在德國高速公路上,時速 60 公里以下時使用。啟動後,駕駛可把雙手從方向盤上移開,看電影、划手機、打電話,Drive Pilot 會全面接管車子。
當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眼睛被遮住時
自駕車能順利發展,最重要的關鍵是感測器。如攝影機(Camera)、光學雷達(LiDAR) 與雷達(Radar),這些感測器與車用電腦結合,可讓自駕車監測路況,導航,並依據環境狀況調整行車狀態。
攝影機與光學雷達都有鏡頭,在低溫、下雨的環境下,就會發生起霧、結霜的情況。這些感測器沒辦法吹暖氣,只能用加熱的方法除霧、除霜。
但傳統上用銀線、銅線的做法,在自駕車上卻變得危機重重。這是因為導線會影響穿透率,同時造成光線扭曲,造成影像失真(Distortion)。第二個問題則是導線加熱慢,需要數秒到數十秒才能除霧。
在路上一秒鐘的差異,可能就是天差地遠。既然賓士要承擔事故責任,當然不可能把導線用在自駕車上。
Canatu 用奈米碳管,讓 ADAS 重見光明
芬蘭公司 Canatu 的奈米碳管薄膜,在此時派上用場。奈米碳管的優點在於厚度僅 2 奈米(nm),可見光與紅外光的穿透率高達 90%,且均勻分布在平面上。
人的頭髮直徑大約是 80 微米(um),相當於 80,000 奈米(nm)。這表示奈米碳管只有頭髮直徑的 1/40,000 之一。任何材質到了這種厚度,一定都非常的軟、同時具備高穿透率。而奈米碳管熱傳導特性佳,高抗拉強度,也讓奈米碳管在觸控、散熱、加熱、防塵等各種工業應用的想像空間非常的廣泛。
但事情總有一體兩面,雖然擁有絕佳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奈米碳管因為量產難度的問題,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相關公司的產品也大多在材料科學的領域。但 Canatu 的奈米碳管薄膜,找到了願意出高價的客戶。
Canatu 的奈米碳管薄膜可以均勻地貼合在玻璃表面,良好的光學穿透率以及熱傳導特性,使得攝影機或光學雷達表面的玻璃,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就加熱到 50 度 C,避免表面結霜或起霧。
這樣的優點與潛力,吸引一級供應商(Tier 1) Denso 與 Faurecia 投資,賓士母公司 Daimler 也與 Canatu 共同開發概念車的觸控與顯示螢幕。
高對價感的產品,就算高價也會有人購買
在 Level 2 以下的車款,倒車顯影或環景鏡頭的功能只是輔助駕駛,因此 Canatu 的產品乏人問津。
但從 Level 3 開始,賓士大方地宣布承擔事故責任,鏡頭的失誤就不被允許。畢竟一點點的失誤,不僅導致車禍賠償,還有大規模召回所帶來的損失。Canatu 的奈米碳管薄膜就能產生差異化,吸引客戶採用並投資。
投資理財一直都是線上課程與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類別。這是因為相較其他主題,投資理財的對價感較高,成效似乎明顯。也許一個觀念的釐清,就足以讓我們減少數十萬的損失,或者帶來數十萬到數百萬的報酬。因此就算一堂課要價上萬元,仍舊有許多人願意報名參加。
個人的專業能力強,在快速成長期,薪資天花板高的公司中,較容易升遷,拿到高薪。好像也是類似的道理。
關於 KT
科技人,帶著研發精神的商業開發者。歷任面板業產品經理、新創公司產品總監、台達電產品規劃。現為中國上市公司海外市場總監及多家公司策略顧問。擅長海外市場拓展,結合商業模式,分析科技業走勢。我長期在科技業工作,關注科技趨勢,也喜歡研究各種商業行為。KT 是我的英文名字,同時也是 Key Technology 的意思。我期許自己選出有興趣,有靈感的新聞與議題,提出我的看法。後續每周固定出刊,分享我的觀察與心得。如果你對這類的議題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