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思維學院2020年的5個反思,以及2021年的進化

這是一篇本來打算在9月份學院一週年時發的文章,主要是用來檢討我們2020年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以及我們將如何在2021年時做出良好的調整,但因為我在下筆的時候對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仍不夠具體,覺得發出來對大家不會有太多幫助,因此緩了緩。兩個月後的今天,我覺得我們已經找到多數問題合適的解決方法,我想藉由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在2020年的5個重要反思,以及2021年我們將如何進化,我相信這篇文章所提到的內容應該會對從事教育或培訓的朋友們有所幫助,尤其是關注長期學習的朋友們。

學院2020年做的事

首先,我還是簡單說明一下學院在2020年做的事情,讓大家對我們先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再往下看的時候會比較理解我們在說些什麼。

學院在2020年的主軸課程是商業思維的日更,也就是週一到週五每天都會發出一篇文章跟一則音頻,這些音頻內容是將商業的基本概念做了全面性的解構,具系統化與脈絡性的轉換成比較輕鬆易懂的方式,讓大家每天花10-15分鐘就能對商業知識有所掌握,截至今天為止我們已經發了200多篇內容:

除了日更內容外,每個月我們還會有一堂實作課,實作課的內容是匯集了當月份日更所提到的主題加以彙整後而成的一堂線上直播課,直播課中我們會出一份作業給大家,讓大家透過練習的方式來內化當月份的日更內容,像是一月份的年度OKR,三月份的未來履歷等等。

然後呢,我們從2月份開始成立了社團,而每個社團每個月我們都會舉辦一場線上講座,我們稱之為社課,並邀請學院的mentor或其他領域的專家來分享,後來到四月份學院擴增到了8個社團,截至11月份,我們共舉辦了近60堂的線上講座,這些講座在日更之外大大豐富了大家的學習。

線上我們有很多的學習資源,但蠻多同學也很偏好線下活動,所以我們從5月疫情稍緩之後我們也開始籌備了一些線下活動,在北、中、南、桃竹苗等區域舉辦了20多場活動,而這還不包含那些小組或社團自己私約成行的線下聚會,就我知道,或者人家有傳照片給我的,算算應該超過300場以上。

然後呢,學院的人力資源畢竟很有限,所以在2020年我們動用了社群的力量,鼓勵大家成為社群的contributor,協助我們領導小組,籌辦線上講座與線下活動,而這些contributor被我們統稱為小組長及幹部,contributor的總人數超過200人,約占學院整體學員的1/7左右,這是非常巨大的一股力量,也讓學院可以在僅有兩位正職員工的狀況下,能夠舉辦這麼多的講座以及線下活動。

此外我們還舉辦了三次的case study,讓大家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各種商業案例的分析與探討,第一次我們分析的是瑞幸咖啡的財報,第二次則是針對新冠肺炎對企業的衝擊進行討論,第三次則是探討寶雅的商業模式,每次為期1.5-2個月的時間,三次的case study參與的總人次超過1,100人,很多人也在這過程中學會了看財報,學會了做戰略分析。

而在7月份,我們又跟產品社的幹部們一起組織了產品實戰營,這是個為期10週的打造產品之旅,從產品提案、價值主張、定位、市場分析、產品設計、雛型打造到早期用戶探索等完整走過一輪,今年的實戰營我們從10幾組報名的同學中挑選了5組,每一組都走到最後。從9月份結束後,目前仍有4組還在繼續他們的產品之旅,而有一組已經成功創立了自己的事業,並開發出一定的客戶數量。

日更、線上講座、實作課、線下活動、社群、case study、產品實戰營,這些基本上就構成了2020年學院的場域。到這邊,我想還不認識學院的人或許對學院有了初步的了解,往下,我想接著聊聊我們最深刻的5個反思。

2020年最深刻的5個反思

學院走的不是單堂課程,我們強調的是持續性學習,而在過去經驗中,我也很明白持續學習對於不具備學習習慣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如果我們要鼓勵大家持續學習一整年,這件事就不能忽略不理會。

反思1:關於持續學習

先給大家看幾個數字,一月份時的日更當天就會看的人數大約是700人以上,到了12月則大約在150-200人左右,而約莫有40%的人閱讀的進度落後超過3個月,約20%的人幾乎已經不看日更了。

不過這些不看日更的人,有不小的比例會出現在實作課、線上講座或線下活動,甚至有些人是參加了case study後才回過頭去看日更內容,而日更當中被閱讀最多次數的就是談財務的那20多篇文章,原因就是第一次case study談瑞幸財報,大家為了做好財報,反覆的看了很多次日更的內容,所以這也證明了,當大家真的要用上某些知識時,會更願意回頭去深入學習先前聽過但還是不懂的內容。

從三月份開始,我們團隊在討論學習活躍度的問題,覺得跟日更的人雖然減少了,但整體來說,仍有9成的人每個月最少仍有2次出現在課程的頻率,當課程內容變得多元,對於學習活躍度的定義也需要跟著調整。有些人不參與日常的學習,但在社群中很活躍的參與討論,也很喜歡出現在線下的各種社交場合中,這類型的學員算不算活躍呢?我認為也算是的,只是數據不容易追蹤,也不容易判斷他的學習成效。

活躍度,對多數的網路服務來說都是重要的一個指標,你用的愈多代表黏著性愈高,你愈不會離開。而為了讓大家持續學習下去,我們確實也做了很多push大家持續學習的事情,包含發起21天挑戰、週迭代學伴、補救教學、slack日更討論、每日思考等等,但做這麼多事卻不見得總得到正向的結果,一來大家覺得訊息量太大,備受打擾,二來則是學院本身的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基本上很難常態性的將這些機制一個個的運轉好,所以運作一陣子後又會回到由同學自發延續下去。

四種常見的學習類型

針對持續學習這個議題,我們後來做了一些分析,發現學員中有幾種常見的學習曲線:

暴衝型:這是今年很常見的典型之一,一開始覺得什麼都好有趣,什麼都想學,然後囫圇吞棗吃了一大堆,發現超出自己能消化的範圍,然後就迅速冷卻了

穩健型:一開始選了一些自己喜歡的課程,並一直按著差不多的節奏持續學習下去

適應型:生活與工作總有忙碌的時候,所以學習上也會根據生活的忙碌狀況而有所調整,不過基本上也是屬於堅持學習型的

壓線型:前面很隨興,但接近年底時突然認真了起來,這類同學通常會在最近發訊息問我:「請問是只能看到2020年底嗎?」,他們擔憂的是沒上浪費了

我們曾對一些暴衝型的同學做過訪談,獲得的資訊大概向下面這張圖,一開始覺得好多東西可以學啊,超嗨的,不過因為以前沒有這種學習習慣,所以過了一陣子後發現自己這樣學超級累的,然後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明顯進步,接著開始懷疑自己幹嘛花這麼多時間,然後進入否定狀態,覺得自己學了也沒用,然後覺得這產品不適合自己。這類型的學員我以前在做線上英文課程時也碰過很多。

當然了,我們也訪談了一些適應型的同學,他們基本上就是根據目前生活中忙碌與否來決定投入多少時間學習,不過這類同學最少都會確保盡可能跟上日更的習慣,每個月大致上也會參與1-2堂線上講座,不過他們算是很懂得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的人,這類型的同學在學習持續性上一般比較好。

從上面兩種不同的學習行為中,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知道,適應型的同學學習效果一般會好很多,而且學習的持續力也會比較強,而從事教育這個領域這麼多年,我也覺得這種類型的人比較接近能發展成終身學習型。他們不會囫圇吞棗,也不會逼自己一定得每週學習8小時以上,但他們會在忙碌時降低學習份量,而清閒時則加重學習分量,也是在這種狀態下,他們的續戰力一般都很不錯。

知道了這問題是一回事,但如何讓大家抓好適當的節奏,並且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則是難上加難,我們今年嘗試的種種方法基本上有些是有成效的,但很多做法基本上就像維他命一樣,可以刺激短期動力,但持續性並不是那麼好。當然了,我們可以持續透過各種運營方式一直狂打強心針,但這麼做反而可能打亂了部分同學的節奏。

在9月份的時候我根據學習動機與目標,把學員再做了一些分類,後來發現適應型與跟穩健型的人絕大多數都在右上角,他們的動機跟目標都是相對明確的,因為知道自己要學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所以在學習時動機特別強烈,而右下與左上角的兩類同學,基本上都還可以透過運營的方式來刺激他們投入學習,但每種類型的人,需要的刺激方式其實各有不同。

最適當的做法當然是做到個人化,讓適應型的同學繼續維持他的步調,讓爆衝型的同學放緩步調,讓沉睡型的同學再次回到課堂上來學習,但這些事情,若缺乏了系統與數據的支撐要做都是加倍困難的,但若要仰賴人力來做,暫時也做不來。至於我們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後面提2021年的計畫時會有清楚的交代。

反思2:缺乏有效的學習引導

學習的持續性是核心問題,而影響持續學習背後的原因則是另一個問題。今年有為數不少的同學跟我說他找不到工作或生活中的目標,而我從一月份回收的600份年度目標設定中可以看到大家設定的目標面向其實蠻集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在財富方面能有所提升,第二名則是能力上的提升,接著是生理與工作成就。但當我們深入去聊,問他們為什麼會設定這樣的目標時,很多人的回答是:「因為不知道要設定什麼,所以就挑那些一定要進步的來設定了。」

目標感,其實是學習過程非常核心的要素。所以我也花了很多時間一一批改大家的OKR,並給予回饋跟建議,有些同學在跟我往返幾次的討論後釐清了自己的盲點,而仍有一票同學對自己的目標感到茫然。不過隨著課程進行,吸收的觀念與思維變多了,專業知識與技能也提升了,眼界似乎也開了,每個月幾乎都有幾位同學發訊息給我,告訴我他最近的啟發,有些人是想通了一些事,有些人則是找到了值得努力的目標,有些人則是跳脫出舒適圈。

總之,能從迷惘走到不迷惘需要的時間每個人不太一樣,有些人快,有些人慢。但我們也知道,如果不讓大家走出迷惘,趁早設定屬於自己的目標,學習的動機就不會引燃,人也很難從學習中獲得更多。破除學習的迷惘,這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課題

除了對自身方向的迷惘之外,另一種迷惘則是不知如何選擇,今年我最少聽過100位同學跟我說「學院學習資源好多,但不知道要如何選擇」,我原先給他們的回覆是「所以你們得學會做出選擇與取捨」

但後來我發現自己高估了大家做選擇的能力,這不是在貶低誰,而是我們一直以來就很少被教導如何選擇

我們還在念書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學習都先被必修課給鎖定了,選修的部份很大概率也是參考自學長姐,或者跟著其他同學去選課,很少有機會由自己來決定。而今天學院內有這麼多的課程,每堂課的主題看起來也很有趣,反正晚上有時間,那就來聽聽吧。我們還真有一群同學幾乎每堂線上講座都出現,而這些同學也是最常跟我反應學習資源太多,不知如何選擇的那群人。

其實他們的學習很大一部分源自於焦慮感,很怕自己錯過了什麼,所以在有資源的狀況下,就一點都不想浪費。但你問他為什麼?他可能說不上來,你問他目標是什麼?他可能也無法回答。

我們後來想想,這種讓學員們「自行決定學什麼、不學什麼」的做法或許展現了自由度,也讓學員們學著思考並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這對學習目標明確,且自律能力較好的人來說或許不困難,但對其他人來說或許仍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我們在教學過程,其實一直想避免把大家當成未成年的學生,所以希望大家更多的對自己負責,但後來想想或許我們太急了,即便是成年人,在過往慣性的約束下,也不可能一轉眼間就跳脫舊框架,還是要給大家一些時間調整。因此,如何循序漸進的引導每個人去挑選適合自己的內容,並進一步制定學習計畫,這也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

反思3:社群的發展是漸進的,演變的

前面我曾提到,學院有社團、區域這一類的社群組織,而社群中有許多的社群幹部協助我們舉辦了很多線上講座與線下活動,還有很多熱心的小組長們協助我們去活化整個學員的學習。人數最多時曾經一度高達250位contributors在協助我們。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這些人會願意做這件事?」

我想從源頭開始講,我在年初的時候就跟學員們分享過「青色組織」這個概念,學院這個學習環境中除了學習知識外,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在學院安心的學習,學習服務他人,學習領導他人,也學習被他人領導。

我們期許大家都能扮演學院「公民」的角色,我對公民的定義是,一個位於組織內的個人,他對他所在的環境享有他的權益,但也要承擔起對應的義務來

簡單的說,每個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都有一份責任在,如果你努力讓你所在的環境變好,你自己會享受到其中的效益,而當每個人都這麼做的時候,我們就會進步的很快。當你今天願意來舉辦一場講座,大家就有多一場講座可參加,而當其他人也是這麼做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一個月有8堂講座,所以你出了一分力,但會獲得8倍的回饋,這就是組織公民的力量。

我希望能透過在學院內逐步建立起大家的公民意識,如果大家能在學院內扮演公民,那回到他自己的公司,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對公司有一樣的責任,出到社會,他會不會也認為自己對整個社會國家有一份責任在,如果大家都能這麼想,或許台灣社會也會愈來愈好。

而公民意識的逐步建立,大家都能做出更多有利他人與組織的行為時,整個組織的價值觀就會漸漸趨於一致,很多的提案就會自然發生,而且會漸漸的形成對組織最好的決策流程,讓組織開始走向自我管理與去中心化。而在其中的每個人都能學習如何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當每個人都能對自身與外部有充分的理解時,我相信他們在這個環境中一定可以活得更自在一些。

我這個觀點一說出,有70多人願意擔任小組長,然後還有很多熱血的學員們紛紛投入,各社團跟區域也開始招集幹部,短短兩週內就招集了超過200人,這種號召力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像到的,那一刻確實讓人感到蓬勃有朝氣。

不過呢,這件事也不是那麼順利的,因為隨著組織的出現,成員大量的加入,管理的問題自然也開始發生。

首先是缺乏具體的目標,多數狀況下我們都是先有目標或事情要處理,才會擴編團隊,但這次大家是在還沒有目標的狀況下就招集了大量的contributor。雖然我一開始有給每個社團跟區域一些定位,但大家還是希望能清楚定義自己存在的意義。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因為人實在太多了,有幾個社團跟區域花了大把的時間去討論,但卻遲遲無法取得共識,空轉了好一陣子,也讓一些滿懷熱血想要做點事的人打退了堂鼓。

後來我決定介入,並請他們先針對一些目前已知的問題去思考如何改善,舉例來說如何把線上講座舉辦好,如何邀請老師,如何經營一個有影響力的社群,如何確保每個講座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參與人數等等,這些我們都做了培訓,也請各社團做成SOP扎扎實實的執行。不過這一塊我們還是缺乏稽核的機制,只能採取信任原則,但中間就有好幾次的課程出了較大的狀況,包含邀約講師時惹惱了講師,或者是先沒有跟講師對過演講的內容導致文不對題。這些事情我去道歉事小,畢竟總是會犯錯的,我比較憂心的是在缺乏足夠的資源或良好的機制管理下,這必然是課程品質的一大缺口

當然了,過程中我們也看見更多認真的幹部們,除了扎實學習之外,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協助他人。有時看到他們為了跟團隊討論或者跟講師對課程內容得用晚上9點之後,或者假日的時間,在他們那麼忙碌的狀況下還願意來做這件事,我覺得非常感激。

不過我們也發現有些幹部其實本身的學習狀況很差,課程幾乎都沒什麼在上,所以過了大半年成長幅度還是很有限,像這樣的同學我大多會勸他們回去好好學習,公眾事務的部分先交給別人吧。因為我一方面擔心這些同學因為重視公眾事務而荒廢了學習,另一方面也擔心他們在扮演社群促進者時,無法傳遞正確的商業思維給其他人。

後續我們在社群中發生的狀況其實還不少,包含如何切分社群跟私人,有些幹部會以學院幹部的名義去跟外部洽談事情,但這件事是在我們未被告知的狀況下,也有幹部以學院社團的名義舉辦了收費活動,但結餘的款項卻進了私人口袋,這件事事後我們去跟這位幹部求證,他承認此事,並在這次才知道這樣的事是不被允許的;

也有幹部認為他投入了許多時間,應該獲得更多的回饋,但我們其實一開始就有提過幹部本身是無給職,我們能給的只有提供學習資源(例如獨享活動或課程),或者我以個人身分幫你推薦去一些公司(前提是我認可你),如果你覺得這些不是你想要的,你也不願意再投入去服務他人,那我建議他卸下幹部的身分。

社群的力量,用得其法會對所有人都好,但若亂了章法,破壞力也是驚人的。從8月開始,我深刻檢討這一整年運作社群的得與失,也找了很多朋友聊聊我們可以怎麼改善這件事,感謝許多的朋友都給了我很寶貴的建議,其實問題最終還是回到我自己身上,我一開始就沒有把很多事情說清楚講明白,也忽略了組織的發展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忘了設定階段性的目標與機制,讓社群從一開始就爆衝,最終出了不少的狀況。

我在9月份時決定重新設計整個社群與幹部的運作規則,完成了第一版的社群運作公約,把各角色的權責定義清楚,也將如何逐步走向自主運作這件事做了基本的說明,同時先安排今年的幹部進行卸任,並在11月份時再次啟動2021年的幹部招募。而這一次的招募條件中我們將權利義務、資格、退場機制等做了較清楚的限定,並將學習狀況納入幹部的考核項目之一,因為無論如何,我們始終最關注幹部們的成長。

而我們也在前幾天舉辦了針對今年幹部們的感恩餐會,我們對幹部都還是滿懷感激的。因為無論如何,今年我們都是在摸索與嘗試,錯誤會讓我們有機會去修正。

反思4:沒有適合的系統,很多事搞不定

在反思1的時候我提到了,如果我們無法知道誰看了哪篇文章,誰參加了哪堂課,誰去了某個線下活動,其實我們對學員的學習狀況基本上一無所知,我們無法在他學習怠惰的時候推他一把,也無法提早發現他學習遭遇阻礙,更不可能知道他的學習偏好提供適合他的內容給他,2020年我們基本上是透過人工的形式來追蹤各種學習行為,並透過訪談的形式來掌握部分學員的學習狀況,但我們對學習的全貌是缺乏掌握的,只能手動從各個來源去整理資料來拼湊出可能的真相。

而這件事也讓我們耗費了超極多的人力去做人工處理,在人力吃緊的狀況下,根本是雪上加霜,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決定在8月份開始啟動我們自己的系統開發,希望能在2021年讓系統成為產品的強大助力。

反思5:過量投入,疲乏感不斷襲來,反應出我們資源上的嚴重不足

學習的疲乏,可以逃。但教學的疲乏,逃也逃不了。

前面我們提到關於學習過量而導致學習疲乏的問題,但我覺得教學者或者教學服務的人,其實也會出現疲乏期。每天的日更文章,寫完之後要錄音,每個月還有3-4場實作課,然後偶爾還要去講講線上講座,還有給幹部們的領導課程。除了這些之外,還得面對學員們反應的各種學習、非學習的問題,而在幹部機制啟動後,還得時常陪幹部們討論、開會,以及排解大家溝通的各種問題。

上半年,我覺得自己還可以承受,但下半年體力與精神力開始衰退,而在8-9月份時到了極限,上課或寫文時情緒都不在高點上,出來的品質或許也只有正常時刻的8成,剛好那段時間家裡還出了點事,整個生活緊繃到不行,連續過了兩個禮拜左右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那段時間幾乎是靠著跟夥伴一起加油打氣撐了過來。

我在8月份的時候一直在思考自己今年到底做了些什麼,發現我們真的做了很多的嘗試,很多東西做對了,但也做壞了很多事,雖然感到疲憊,但卻未曾想要放棄。

我反思要如何汲取今年的經驗並在2021年將這些問題好好解決:

第一個想到的其實是「團隊」,我們必須有更堅強的團隊,

第二個想到的是「課程」,我們必須針對學習的各種問題做出有效的解決,

第三個想到的是「系統」,今年我們缺乏能符合需求的系統,很多事情都事倍功半,

第四個則是「社群」,社群是學習過程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但如何設計才能對學習有幫助,而且又真能實現青色組織有機成長的狀態呢?

經過兩個多月的反思與討論,我們終於找出了合適的解法,以下也跟大家分享分享。


2021年學院的展望

或許在其他朋友眼中,學院今年做得還不錯,但在團隊的檢討中,我們知道自己在教育這條路上還有太漫長的路要走,我們今年只是先把該踩的坑先踩了一輪,汲取教訓,2021年我們就要來解決這些問題了。

學習的「產品」到底是什麼?

在往下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聊一個我們團隊討論了很久的問題,那就是像我們這類學習或教育服務,「產品」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是課程,有些人覺得是平台,也有人覺得是老師。但我認為其實真正的產品應該包含三個部分:課程與課程組合、系統與工具,加上社群與Mentor。

課程與課程組合

課程是學習過程的主要內容,這是產品的一環應該毋庸置疑,不過課程中我認為包含了老師、教材與教學法三部分,老師是誰?擅長什麼?教材內容怎麼樣?以什麼形式呈現?教學法是以單向講授為主?還是會帶互動?會出作業嗎?會帶著動手做嗎?

那課程組合呢?如果你只有一堂課,那學員持續學習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所以你得一直找新的學員,而學員也不太可能在這邊持續學習。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必然得開發多種課程,而且這些課程彼此之間最好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這就是課程組合。

系統與工具

除了課程之外,學習所使用的系統與工具也很重要,好的學習系統應該要能有效的促進學習,也可以更輕易的做到各種個性化,這部分的細節我往下再補充我的看法。

社群

一個人學習總是孤單的,如果有人一起學,似乎會有趣點,也更能克服學習過程的惰性。回想在學校的時候,總是會跟同學一起去圖書館或麥當勞唸書準備考試,如果你不念書,看到身邊的其他人在念,你也會緊張起來想快點讀讀書。有人陪,有人交流,這是社群迷人之處。

不過我原先是把社群放在產品之外,因為我覺得它比較像是「陪伴」,或者「社交」一類的存在。不過我最近又仔細地回想今年一整年,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我覺得社群根本就是產品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第一,商業領域的知識多數都是跨領域的,很多內容你必須要跟不同背景的人多討論多交流才會真正學懂,就像case study或者像實戰營這種小組,團隊中總是有不同的觀點,可以補強我們認知不足之處。

第二,社群是實踐所學的場域,你學了專案管理,在工作中可能還沒有機會去籌劃一個活動,並handle好它,但你可以在社群中發起一個任務,從規劃到執行,好好的去學習如何做個專案;你學了領導力課程,也一樣可以透過去帶動一件事情來磨練自己的領導力。社群是在學習之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場域,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場域打造成大家實踐所學的環境,那一定能大大強化學習成效,也能增強社群本身的能量。

Mentor

整個產品的最後一環是Mentor,很多人時常會問我Mentor跟老師有什麼不一樣呢?我用我自己過往這些年學習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Mentor在我前半生學習歷程中扮演的角色。

剛出社會的時候還很菜,那時候的學習絕大多數都是看著前輩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然後找一些厲害的前輩們請教他怎麼學,怎麼做的,然後隨著工作經驗累積到一定量,你會發現現在的工作技能明顯有所不足,例如做RD的,你可能會發現你得學學專案管理,學了專案管理,你可能會發現簡報技巧也愈來愈重要,這些都是所謂的周邊技能。

但我的學習歷程中其實也面對過一些迷惘,這些迷惘可能是源自於我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也可能是我的經驗所限,所以看不到自己該學習些什麼,或者在我人生困頓的時候,可能難以跨過一些難關,而這些有經驗有智慧的人,就被我稱為Mentor。所以Mentor跟老師最大的不同是,老師可能更偏重在教授知識與技能,Mentor比較像心靈導師

Mentor更多的互動模式可能是1-1,更親近,更私人的一些議題的討論,他會給你回饋,也會跟你分享經驗,更願意點出你思維上的盲點,這就是我們設立Mentor這個角色的意義,而在2021年,我們除了會開放Mentor 1-1的服務之外,也會在線上與線下社群設計更多場合讓Mentor來跟學員交流互動。

學院將所需要的資源做了妥善的規劃與整合,並重新對產品做出定位,往下就來跟大家聊聊我們2021年全年的展望了。


展望1:建構高效的持續學習機制

我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始終還是如何讓各種類型的學習者可以在學院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必能持續學習下去。要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得從以下5個面向去思考。

學習動機:有些人學習動機與方向明確,但有很多人處於迷惘狀態,如何挖掘、引導出這些學員的學習動機,並帶領他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習偏好:有些人想提升知識的廣度,有些人更重視深度,有些人喜歡看文章,有些人更愛聽音頻,有些人喜歡線上直播,有些人則更愛線下,有些人喜歡單堂單堂上,有些人則希望有系統的系列性課程。如何給不同對象適合他們的內容是個需解決的問題。

學習節奏:每個人可以投入學習的時間不同,有些人上下班時間穩定,可以每天學習兩小時,有些人工作時忙時不忙,有時可以學3小時,有時可能只有1小時;而且每個人對於學習的耐性也不同,有些人可以沉浸在學習中一整天,有些人耐性只有30分鐘。如何為每個人安排合適的學習計畫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學習紀律:排好了計劃不意味著會按著計劃做,有時難免怠惰,有時則會爆衝,怠惰久了就回不來了,爆衝太久則會疲乏,對持續學習都會有傷害。所以如何協助每個學員更有紀律的學習,並按現況隨時調整節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件事。

學習實踐:學習後如果缺乏輸出或實踐,學習的成效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隔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因此如何讓學員們在學習後有練習的場景這也是不可或缺的。

為了有效解決前面三項議題,我們重新構思了教學機制,我們2021年的課程很多(往下我會談談為何設計這些課),很多人因此迷惘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選課,之前為了緩解大家選課上的困難,我們寫了選課指南,不過那個版本還是非常陽春,無法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所以後來我們重新思考了整個學習機制,如下圖:

我們將設計一個學習引導,讓每個學員都可以藉由這個流程先排妥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學習目的

我們會先問你「你現在工作中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你想學習的能力是什麼?」、「你的職務發展方向為何?」、「你目前是什麼工作角色?」,我們會藉由這些問題來初步判讀那些課程內容可能適合你?

舉例來說,你遭遇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跟主管溝通不順暢,那「向上管理」這堂課可能適合你;如果你說自己想增強職場上的說服能力,那「溝通表達」、「談判技巧」、「簡報技巧」可能會是適合的課程;如果你想轉職產品經理,那「產品經理學程」可能適合你;如果你很迷惘,但你目前扮演的角色就是個祕書職,那我們可能會推薦你先去上「超級幕僚學程」以及「做自己生命的CEO」;如果你只是想要多吸收商業知識,那「商業思維百科」、「聽讀商業書選」可能就適合你。

學習診斷

掌握了學習目的後,只能大致上了解這個人可能的學習傾向,但想轉職的人不見得就對新的職務一無所知,舉例來說有些RD想轉職當PM,那他有必要從PM的基礎知識學習起嗎?這不見得,因為資深的RD對於需求溝通、分析與專案管理都會有一定的經驗,或許他需要額外學的是產品定位、市場、行銷相關的知識就好;又或者有些人誤以為自己跟說服力不足只是因為比較不會講話,但真正原因其實是專業能力不好,邏輯不通順,所以難以說服他人。像這一類的潛在狀況必須要透過學習診斷進一步識別出來。

到了這個階段,其實我們就會產出推薦課程列表了。

可投入時間

這部分會讓大家去估算自己每週可投入的時間,初步規劃是讓使用者在行事曆上勾選自己往下兩週的空檔時間,從這邊可以約略抓出一個空檔的時間段,此外,也會詢問他過往的學習習慣,確保他不會一次給自己設定了太高強度的學習時長。

學習計劃

根據學習診斷出來的推薦課程列表可投入時間就可以產出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了。除此之外,其實我們也會提供幾個範本讓學員可以更簡單的套用,如果相信我們的推薦,那也可以節省掉一部份的時間。

有了計劃,再來就是實踐問題了,在這一塊我們想了想,後來構思了一個機制-學習教練。

學習教練

很多人會花錢找健身教練,健身教練的工作除了指導你姿勢外,他另外還有幾個重要的作用,首先,他會提醒你時間到了要記得來上訓練課程;接著,他會在一旁盯著你,看你動作對不對,會不會一次舉太重受傷了,或者舉太輕沒效果,他不會讓你太輕鬆,但也會避免你一次訓練量過重而受傷,教練基本上是個很重要的輔助者。

我們覺得學習跟健身很雷同:第一,都在逆著本來的慣性;第二,都是有更好的方法的

如果今天有個學習教練陪著你學習,他會提醒你上課,讓你不會鬆懈,也會給你學習的各種回饋,太慢的話他會要你趕上進度,太快的話他會要你緩一緩,只有input而沒有output時他會要你先把作業或任務給完成,並且在你學習疲憊時激勵你持續學習並給你建立信心。如果有這樣的教練陪(盯)你,或許你可以克服掉漫無紀律的學習。

從學習診斷、推薦課程、學習計劃到學習教練,這一連串的東西要完成當然需要一些時間,不過我們會先運用部分的人工與workaround來實現它,並從過程中累積數據來修正我們的作法。

當然了,除了上面這套機制外,我們還有各種課程作業、case study、同儕學習以及各種運營機制來強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展望2:廣而深的課程組合

為了提高課程的延續性,也為了更好的滿足多元的學習需求,我們在2021年一次展開了多倍的課程內容。

3大年度課:商業思維百科、做自己生命的CEO、聽讀商業書選,這三個基本上都是陪伴你一整年的輕量內容。為了讓內容有更多元的思考角度,在做自己生命的CEO課程中除了 Gipi 之外,查叔在 7 月份後也投入一起分享自己的觀點,聽讀商業書選則是邀請了知名說書人李全興-查叔跟我們一起讀書一整年。

10多個學程:產品經理學程、商業開發學程、超級幕僚學程,每個學程都是由淺入深,有初階有進階課程,平均的課程時數約莫40-60小時,除此之外還有專案管理、領導力等多元而深入的課程,專為深入學習而準備。這麼棒的課程當然也不是繼續靠我們原先的幾位老師撐場,我在產品經理學程,我們邀請了王彥博-Soking、Mr.PM-Stanley參與,商業開發學程則是由黃呈智-Disney跟KT搭配,超級幕僚學程則由劉奕酉-Kevin擔任主理人,而我來搭配他。

20多堂商管經典課:溝通表達、財務報表、簡報技巧、個人品牌等等課程明年都可以在學院上到,緩解你對職場軟技能的需求。經典課我們一樣都會邀請好的老師跟我們一起來籌備。

100+的主題講座:主題講座明年我們還是會繼續有,而且已經超前佈署把第一季的內容都敲得差不多了,這部分讓你可以針對感興趣的主題去參與與學習。

此外,還有各種線上線下的社群活動,以及實戰練習的機會,這些內容基本上構成了我們全年的課程組合。

為什麼要開這麼多課程呢?

關鍵原因還是源自於人的學習需求,有些人想要增強知識廣度,有些希望強化深度,甚至同一個人,都很有可能是一開始只想學產品經理的知識,但過了半年後他發現自己專案管理能力更弱,應該去上專管理的課程。人的學習偏好不同,而且還會隨著狀況而改變,所以只能滿足單一需求時,這個人就會到另一個平台去學習,你怎麼激活他也不會回來了,因為他現在想學的東西不在你這

強化課程組合基本上是必要的,加上我們若要強化整個學習的延續性,多元的課程基本上是無法避免的,而也唯有課程的覆蓋面夠廣,我們的學習建議才會發揮效用,而學員的學習軌跡才能紀錄的更完整,往後的各種個性化學習才能愈做愈完善。這部分是後話,本篇就不多提了。

不過在學習機制跟課程做好搭配之後,一個學員的學習曲線可能會長的像下面這樣:

  1. 一開始為了強化專案管理能力,所以修了專案管理學程,回到工作上將所學運用上後覺得成效不錯,中間持續性的參與線上講堂、百科、聽書與線下活動,
  2. 後來面臨了跨部門專案的挑戰,覺得自己跨部門溝通能力太差了,所以上了溝通表達課,沒多久又意識到自己好像沒法很有效的帶領跨部門的專案成員,所以又修了領導力學程,
  3. 沒多久,在小組成員的號召之下打算去參加case study,而在那前得先完成先修課程財務報表,
  4. case study參與過程花了大把的時間,所以結束後給自己好一段休息時間,隨興的上了一些線上講堂,也聽了幾本說書,
  5. 專案經理做了半年多,又研究過財報,對商業世界的認識感覺提高了不少,但卻發現自己的提案能力不好,老是被打槍,所以去學了簡報技巧,
  6. 因為提案能力提升,開始看見更高更大的局,覺得產品經理似乎是一個值得挑戰的職務,為了強化自己對產品經理的認識去了產品經理學程…

學習時間有長有短,深度有淺有深,而且隨著每個時間點的需求與生活狀態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這種隨時能滿足需求的課程組合,輔以學習機制,我相信對於提高學習的延續性應該會大有幫助。

展望3:更細緻的課程設計

系統構思很好,但要能做得出來,這一塊我們建置了自己的研發團隊正在努力中,後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課程組合與課程設計的很好,但關鍵還是在內容與教學方法,而這部分也正是我們這兩三個月來花最多時間的地方,為了確保課程本身的品質,我們每一堂課都跟配合的老師們做了多次的討論與反覆調整,以產品經理學程為例,因為是四個老師合講,為了避免老師們的內容不連貫或案例差異過大,每個老師都需要將自己的內容提出來一起比對,確保大家的觀點與所講授的知識能連貫,不會出現拼裝車課程的問題。

而且現在幾個老師正在針對一些課程的內容進行試教,目的就是希望能反覆確認這樣的內容不會太深,也不會太淺,盡可能強化大家的學習體驗。

第二,足夠多的範本、模板跟動手做的小練習,每15-20分鐘的內容我們希望就得有一個小練習,而且為了讓大家更容易帶入,我們會盡可能提供範本跟模板給大家。

第三,每段影片的錄製規格有嚴格限定,前言、投影片、結尾、字幕、音量與燈光等我們都有規範,確保影片或音頻的品質在一定水準之上。

然後要特別一提的是,我們的課程是活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課程會長大,會隨著時間而增添或調整內容。

舉個例子,產品經理學程,我們一開始會以B2C、資訊類產品為主軸來準備課程,但隨著課程逐漸成熟,我們會開始發展B2B的支線。接著很可能會開始在細分行業,或者根據產品特性是實體或虛擬來展開課程支線,盡可能的讓大家能擁有貼近自己的課程內容。

線上課程的優勢之一就是它是可以迭代的,會迭代是活著的證明。

不過要讓課程活著,我們就必須要投入持續性的維護人力,而這也是為了現在所有課程的設計都是由學院先規劃,然後跟老師們做深入合作而製作出來,這也是為了確保後續我們有能力能繼續維護並擴增這些內容。這基本需要有一個教學研究團隊來池續發展相關的內容,而這也是學院明年計劃的方向之一。

展望4:社群的新運作模式

前面我們提到了社群對學院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社交,更是一個實踐場域,還是一個學習公民精神的練習場。在2020年我們靠著自己與幹部的力量勉勉強強的運作了一整年,當中有很多值得檢討與改進的地方。

汲取教訓後,我們做出了三項重要決定:

1.配置正職人力來運轉它

原先的社群,主要的活動是籌辦線上講座與線下活動,這兩個部分我們分別招了一位課程策展人與community facilitator來負責。目前這兩位成員都將在明年年後正式onboard,將扮演起社群當中的促進者角色。

2.建立社群運作機制

我們已經擬好了第一版的社群公約,並且啟動了新年度幹部的招募,接下來我們會開始在線上與線下將運作機制給建立起來。包含儀式感、核心價值觀,公民行為展現等。活躍度是一件事,好的且正向的社群能量則是我們更期待的。

3.連結更多內外部資源

我們將與更多北中南的社群合作,希望能共同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北部,我們希望能與多元的社群交流,可能一起舉辦每月的活動,例如職涯實驗室,我們可以在北部一起舉辦職涯發展工作坊,在中、南部,我們希望匯聚多個社群的力量,讓活動每個月都可以順利舉辦起來。

連結外部資源的目的除了強化活動多元性,以及資源連結外,其實也是為學院的學員們創造可能的舞台,例如Fable的PM Talk其實某個月的五位講者,有四位都是學院的學員,我們希望明年能創造更多舞台給大家。

而我們基本上也沒忘記,社群是整個學習產品的一環,所以針對如何透過社群強化學習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件事,在這一塊我們也準備好相關個計劃了:

1.Case study升級版

2020年我們舉辦了三次的case study,每一次都是小組組團來參與挑戰,最後由我跟KT針對每一組繳交的報告進行評分,第二次我們加入了每組1-1的15分鐘報告,第三次則是設計了6道關卡,讓大家可以用闖關的形式來挑戰最終關卡。

不過在2021年,我們打算改變這種作法,希望能將既有的運作模式跟哈佛的Case Method做整合,讓組跟組之間會有更多的交流,也讓大家可以學習在公開場合中提出自己可能還不夠完善的觀點,慢慢練習公眾表達能力,也讓自己可以在廣泛吸收他人觀點後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

2.實戰營升級版

今年的實戰營只有1梯,明年我們會有3梯,這部分我們一樣會有所升級。今年我們這5組每一組到後來都是由老師個別指導,並且還有領域專家跟他們一塊討論,而產品社幹部們則是在過程中幾乎參與了每一組的指導過程。他們告訴我:「聽了很多不同題目的產品管理重點,感覺自己的思維升級了不少。」

我們在思考的是如何讓所以參與的學員在這過程中可以因為交流而產生更多的火花。

3.職能日與產業交流

在2020年,很多同學反覆提到的,那就是在學院中可以認識很多跨產業同職能或者同產業跨職能的人,能跟這些人認識與交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2021年,我們打算將職能日這概念弄起來,讓每個職能都能有機會聚在一起交流,也希望將產業交流弄起來,讓同產業的學員們可以碰在一塊一起談談產業動態與八卦。

除了上面這些決定外,我們也沒忘記社群最終得走向自主運作的模式,所以我們也設定了三階段的社群自主計劃,

第一階段由學院主導,社群協助與配合,目的在先把整個社群運作機制給建立起來,讓價值觀深植於社群中;

第二階段社群半自主,社群可以決定大多數的事情,並且可透過提案機制跟學院申請經費或相關資源;

第三階段社群自主,學院會配置一筆經費給社群,社群可自由運用這些經費,也可思考各種獲取經費的方法,學著對組織負完整的責任。

不過目前我對第二階段有比較具體的想像,第三階段怎麼運作其實還不清晰,或許得運作一段時間才能知道了。

展望5:更端到端的解決求職、求才的問題

學院作了這麼多為了強化學習的事情,往下延伸的議題我們自然也思考過了,對職場工作者來說,大家都是希望能換一個更好的工作,也希望收入可以愈來愈高,而對企業主來說,則希望能有源源不絕的好人才可以加入公司,讓公司業務得以快速擴展。

我們今年曾經試辦了「人才媒合」的活動,不過後來因為沒有執照而暫時改成模擬面試,並公布職缺跟人才給供需兩方,讓他們自行媒合。不過明年其實我們更希望能直接將我們認為好的人才推薦到優質企業中,而為了讓企業信賴我們培養出來的學員,明年我們會有對學員的技能認證機制。

目前機制還沒完全設計完,不過初步我們的學習認證會分幾種類型:

完課證書:只要把課程的影片看完就算是完課了,這個靠努力基本上就能達到

金級證書:把課程上完,而且作業都有繳交,然後經過老師認可或面試才可拿到

鑽石證書:不只把課上完,還經過實戰營的整個過程,並成功繳交了實戰營最終的成果,會獲得實戰營老師的認可與學院的授證

除了學習認證之外,今年有幾個同學都是因為擔任了學院幹部,並在擔任幹部的過程中展現了很好的人格特質與專業性,都獲得了我個人的背書推薦,兩位學員也都成功的轉換了跑道。我想說的是,學院是個學習場域,我們除了可以知道他知識跟專業能力上的表現外,我們也有很多的機會可以深入了解一個人,可以更直接的告訴企業主們這個學員的人格特質,這或許也會解決到傳統人力銀行所無法做到的事情。

我們相信自己訓練出來的學員,是可以成為即戰力,立刻上戰場的,屆時我們也會需要更多的合作企業願意跟我們合作,讓我們可以一起活絡整個人才市場。


結語

這篇文章花了我快10個小時將我們這段時間種種的改進與計劃做了整理,全文超過16,000字,如果你很耐心的看完了,應該會發現我們很認真在做迭代,雖然我們始終不夠好,但我們非常願意嘗試,也非常願意改變與調整,因為我們相信學習與教育這條路,其實一直都存在很多需要改進之處,在我們教導他人需要進步的同時,我們自己更不能忘了進步。

今年我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找出自己的缺點,並逐步變強,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又進化到另一種狀態了,不過不變的是我們還是會持續檢討,持續改善。

最棒的版本,永遠都是下個版本,循著這個思路,我們一定能一起學習,一起變強。

如果你對學院明年的課程感興趣,我們正在招生中,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跟我們一塊學習。


現在註冊會員,就能免費體驗商業思維學院!
除了專業學程試閱,並能查看老師和學員的課程學習討論和心得,現在就實際體驗看看學院和一般線上課程差在哪,感受不一樣的沈浸式學習!

點我立即體驗


在〈商業思維學院2020年的5個反思,以及2021年的進化〉中有 4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那些我不相信的事:2020產品經理課程與實戰營的五個覆盤,與2021的規劃 - 商業思維學院

  2. 自動引用通知: 香港生活週記#18-財務分析/覆盤目標/聚焦學習 - Rubies and Sweets

  3. 自動引用通知: [ 學習 ] 2020回顧@商業思維學院 – 李飛飛的白日夢探險記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