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加入學院的動機
我自己的背景是數學系跟資工所,工作經驗七年,一直都是以寫程式為主,2018年從台北搬到柏林工作。
學院推出課程的時候,那陣子正在評估自己是否要去報名MBA,也查詢各學校線上線下的學程。在金錢與時間上都會需要蠻大成本的付出,包含可能要搬家、可能要留職停薪等等的打算。看到學院的內容,覺得會是理工跨到商管領域很好的敲門磚,且支援遠端學習,也不需要在固定時間坐在電腦前打卡上課。
想說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去知道自己是不是對商業、團隊管理、專案管理有興趣。假設上完之後還是覺得對這些主題很有興趣,再去思考要不要報名MBA,假設不喜歡,就直接不要點開網站繼續上就好,反正大學的時候也是擔任翹課大師。於是秉持著最小成本試錯的概念就報名了。
然後一報就報了兩年。
第二年的學習目標在理解公司中的跨部門溝通,學習如何傳遞價值給對方
第一年(2020)的學習目標設得不高:能夠理解商業百科在講的內容以及能夠跟別人解釋裡面的專有名詞就可以了。當時並不覺得在工作上會馬上運用得到,當額外技能在學習。結果到年底的時候並沒有把商業百科所有的內容都讀過,倒是在case study當中結交到一群同是跨海學習的夥伴們,大家一起續約到第二年。
第二年(2021)因為從資料科學家轉職成ML解決方案架構師的緣故,工作的內容包含:給予客戶專業技術架構建議、產出內容、到研討會演講。從只要面對電腦螢幕,變成需要面對外部、內部的客戶。因此把學習目標設立為上完幕僚初階以及商業開發初階學程。希望可以透過幕僚課程學習跨部門的溝通,去理解”人”在公司內的重要以及如何去協調資源。透過商業開發課程,學習如何與客戶互動、傳遞價值給對方。
做自己生命的 CEO 課程,學會與自己對話
個人最愛的是“成為自己的CEO“課程。在這個課程當中,你會花相當多的時間與自己對話、與自己相處,盤點過去的職場經驗、展望未來想前進的方向。在這過程當中,你會學習到:對過去的自己感到感激,對於未來的生活有更清楚的方向以及執行細節。
所謂的職場目標,應該是結合人生與職場的期待而設立。在排出生活當中的優先順序之後,會更清楚自己在下班之後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並且該把時間花在哪邊。訂下目標就必須透過時間累積,也因此不會對未來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也不會有FOMO(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怕自己錯過其他不重要的訊息。也因為清楚了是自己想要的,後續再上其它課程的時候,會有更強的學習動機去完成它。
做“成為自己的CEO”的作業過程當中,也是一個很好與其他組員一起討論的話題。常常因為這系列的作業,大家開始分享過去的人生故事、職場經驗。不知不覺就跟身邊的同學們學習到不同的思考方式跟做事態度。與其說是“滿滿知識的商業思維學院”,我更覺得是”充滿人生故事的商業思維學院”。
在這裡要感謝神奇海3、今日的team07。
最後,希望大家都學習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