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下午茶】 #24 我的產品經理職涯:專案經理、產品經理到產品行銷的十年奧德賽之旅

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24天,今天Evonne想回答的問題是--

產品經理的職涯發展是什麼?

這個問題屬於商業思維學院 產品經理系列課程的 #產品經理職涯 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自己探索,我只能簡單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

我在出社會時就決定我要當產品經理,但我那時,其實根本不知道產品經理在做什麼,真是天真爛漫當時怎麼沒人打斷我的腿啊(誤)!

我那時唯二得到產品經理面試機會的工作,都是硬體產品經理,畢竟台灣還硬體產業還是比較蓬勃發展,兩家都被打槍。

還好我沒上,之後的我才知道我不適合硬體產品經理,但如果第一份工作是硬體產品經理,也許現在的我會很不一樣(笑)

然後其他面試(因為是金融海嘯,所以也沒幾家)的公司都跟我說,公司沒有給新鮮人的產品經理職缺,我這裡有個業務/行銷的職缺,要不要去?

最後我到了一間新創公司做行銷,但我跟主管說,我之後想轉做產品經理(哪來的勇氣?)。在一年做得還不錯的行銷專案管理實績後,我成功內轉為PM了。

所以我學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想要的事情就要說出來!勇敢要,要不要給,是其它人要煩惱的事!

之後的產品經理職涯我都在經歷各種「PM」的角色。

第一個階段:從專案經理成為產品經理

因為我當時職稱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但是工作內容比較偏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負責管理公司(沒人想管的)OEM/ODM客戶需求,那時我覺得這些客戶真的是有夠難搞,我都在做一堆服務客戶的雜事,我好想做公司自己的產品,我想當個真正的產品經理啊!!

很久以後我才發現,「能直接面對、搞定客戶」,在B2B的產業中,以及我個人的職涯當中,這是多寶貴的禮物;能紮實地從專案管理開始,學會管理需求、管理利害關係人的期待、和團隊協作、建立流程,也是我一生受用的能力。

可惜當時的我不知道,所以每天都過得很痛苦,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Project Manager是一個職位嗎?

我之前在玩一個網站,他能告訴我在某個國家中,大家是怎麼搜尋某個關鍵字的,我輸入「Project Manager」在美國的常用搜尋字串,居然出現一種高頻問題是:

「Project Manager」兩個字的首字要大寫嗎?

我很傻眼想說,這什麼鬼問題,還是高頻問題,美國人的腦袋是都……?

結果去看才發現,原來會有這個問題在於,「專案管理」可能在美國許多公司不一定是一個專屬的職位,而是一種共通的工作內容,就跟「數據分析」、「做簡報」是類似的概念,所以有人說它不算是專有名詞,也就不需要大寫了。

其實這結論我認同,專案管理應該是許多工作的核心職能,跟Excel一樣,不只是特定某一種工作,當然因為工作性質,有人用得多,有人用得少,但這依然是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能。

可惜,當時年輕的我不知道,只覺得「專案經理是比較入門的產品經理」(這應該也是很多老闆或專案經理的想法),我想著,等我專案做得好,一定要爭取做產品經理的機會。

當時的我,努力做好了專案,搞定了客戶、開發端和老闆,得到客戶的賞識,但我只覺得我只是比較會排進度、主持會議、熟悉各種拜託RD和客戶的方法,任何人有心來做,都是做得到的,這不是什麼獨特的價值。

想知道我當初經歷了什麼,可以看這篇文章:當PM的第一年學到的三件事在之前po了幾篇成為PM的過程分享之後,收到許多訊息,是以產品經理做為目標的讀者們,希望能知道更多關於PM生涯規劃的問題,我還不算是見過職場大風大浪,不好意思指導人們關於生涯規劃的問題,但我能進一步分享剛剛成為PM的過程。medium.com

成為「真正的」產品經理

之後,我果然負責了當時公司最大的產品線,成為一個「產品經理」了,但是,當時的我實在太菜了,在新創公司也沒有制式的產品管理方法,因此我開始「研究」「參考」競爭者,這成為我產品設計的啟蒙。

從競爭者的產品中,的確有學到新的思路,但我那時覺得,我雖然做產品設計,畫Wireframe和流程圖,自己也去學了用戶互動的一些觀念,能從邏輯上告訴RD怎麼做是好的,怎麼做不好,但因為這個「要做什麼、怎麼做」的想法,不是我從客戶身上得來的,而是抄來的,我那時還是覺得,不行!這樣我只是畫圖機器,我還不是個真正的產品經理!

之後又接了一個新產品線,需要從0到1打造一個全新的產品,我們嘗試了Agile的方法,我擔任PO的角色,負責寫user story,也做使用者研究,同時我還是擔任專案經理的角色,和團隊一起實現我們的想法(好啦我知道Agile是由團隊自己管理,但PM還是要對業務交代進度阿!! )。

我那時感覺我比較接近個「真正的產品經理」了,我能「制定roadmap」、定義要「滿足那些用戶需求」、也能「追求極致體驗」了,但是那個產品做了兩年,最後推出時,卻叫好不叫座,並沒有賣得很好。

我理解到原來產品做得好,要飯要到老,阿不是,產品做得好並不是全部,產品的商業策略、客群選定、行銷策略、通路策略都是產品要成功的重點,而在我當時的公司裡,這是「產品行銷經理」,也是我當時的主管負責的事情,我那時,突然非常非常想爭取產品行銷經理的角色,我想要自己想辦法把我做的產品賣出去。

成為硬體產品經理

但是最後我迷航了,我收到邀請,決定去華碩,擔任硬體以及app的產品經理。

在華碩,我學會了硬體開發流程、訂硬體規格、軟硬整合的要點,但是我發現硬體產品經理有很大的工作是需要盯工廠、追料、弄採購、訂BOM表、做彩盒、申請各種安規認證,這些都不是我想做的。

更難接受的是,緊迫(機車)盯工廠這件事,真的跟我的個性,還有之前習慣的Agile做事方法很不符合,我一年多做完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就決定離開,而且我想我之後應該不會再找硬體PM的工作。(但我在華碩認識了一群非常棒的人,還有我老公XD)

第二個階段:從產品經理成為產品行銷經理

在離開華碩之前,收到監控攝影機龍頭Axis的邀請,居然是擔任北亞軟體的產品行銷經理,完全dream job!產業老大、可以常常飛日韓,而且終於可以做產品行銷經理的工作!

不過Axis的產品行銷經理是不定義產品策略方向的,做這件事的人在瑞典總部。我要做的事情,是針對既有的產品以及功能,瞭解北亞各市場的需求,和當地通路商以及業務合作,訂出在不同市場的上市策略。

我在那段時間才算真正理解了,一個產品的「商業策略」應該包含哪些思考點,也理解了什麼叫做「接地氣」--

之前都待在總部做全球生意的我,才知道原來產品的功能和策略,就像「超級比一比」遊戲(天阿還有人聽得懂我在說什麼嗎?)在總部的人想的,跟最後市場接收到的訊息,還有最後執行出來的東西,總是完全不一樣,即使知道,也很難照著做。

之前產品賣不好,有一部分就是總部在訂定產品策略時,無法理解當地的狀況,尤其歐美市場和亞洲市場非常不同(日本、韓國、中國,沒有一個好搞的!),歐洲人真的無法理解亞洲市場為什麼總是價格這麼殺、要求這麼多,最後我決定自己來訂定各個市場的產品上市策略,一路被總部質疑,但最後終於讓產品大賣,連續兩年業績都翻兩倍以上,才讓總部信服。

關於我做的事,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產品銷售策略:功能比人家少,價格比人家高,怎麼賣?不降價、不加功能、業務不想賣、不賣也能達到業績目標,產品經理怎麼樣推廣這種佛系產品?medium.com

我在產品行銷這邊算是成功了,但也很明確感受到產品行銷的侷限--無法參與定義產品、設計產品,這就有種隔著靴子搔癢的感覺,只能去「粉飾」一個既定的產品。

做為曾經的產品經理,我很清楚我可以做更多,但是提出去的需求,總是不在總部的排程內,總部總是以歐美市場的需求為主,我又不滿足了。

但是我沒有因此離職,離職的原因是,這北亞的工作實在太常出差啦!!(雖然飛日韓但是我下班時店都關啦!所以說許願要許清楚XD)我想要花更多時間陪小孩,因此我到了台灣蝦皮。

第三個階段:從產品行銷經理,到產品營運經理

在台灣蝦皮,我做的是「產品營運」,負責台灣蝦皮的金流,工作是

對外讓顧客結帳流程順暢,減少流失、增加用戶活躍與黏著

對內優化結帳部門的流程,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錯誤率,面對快速增加的龐大交易量

擔任營運角色讓我體會到和做產品完全不同的思維,做產品會一直想要做什麼很棒的新功能,做營運時要反過來想:我做了新功能會不會讓用戶迷惑、不習慣,反而流失了。

(所以說臉書你為什麼要把大家習慣的介面改成這樣!)

大家可以參考我之前的這篇文章:營運PM與產品PM的不同「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大概就是我做營運(或是運營)一個多月最痛的領悟,喔不是,最重要的心得了吧!medium.com

而且,「成長」變成很重要的點,如何讓用戶著陸、上手、黏著,變成我們整個團隊都在思考的問題,之前做B2B汰換成本高,產品生命週期長、利潤高,一單可以吃很飽,真的從沒想到要做「成長策略」,在蝦皮,卻是每天被問數據、要找出瓶頸突破,真的是腦袋刷新的過程。

第四個階段:回到專案經理,發現專案經理和我以為的不一樣

其實我在蝦皮做產品營運的過程,很大部分是在做專案管理,但專案的規模是很大的,要跟內外許多部門溝通、推動事情前進。

這時我一點都不覺得,「專案經理是產品經理的入門工作」,因為負責的規模完全不同。

「產品與功能開發」只是專案的一部分,例如整合一間新的銀行金流,產品經理要釐清需求、設計介面,整合,然後推上線,但是專案經理需要整合包含產品的各方需求,例如要--

  • 決定跟哪家銀行合作,為什麼要做,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 確定好後,跟這家銀行談判費率,這邊的費率沒談好,放大到蝦皮的規模,就是超高的交易成本
  • 跟銀行確定整合規格與限制,然後提出商務需求給產品團隊
  • 跟銀行談其他各種商務合作,這樣才能鎖定銀行,壓低價格XD
  • 和行銷團隊協調商務合作資源和露出
  • 和客服團隊做教育訓練,讓他們知道這個新的整合有什麼要注意的,客人可能有什麼問題,要怎麼回答
  • 和招商團隊討論交易手續費議題,還有是否跟賣家收取手續費,如何引導賣家採用
  • 和對帳團隊討論上線後怎麼對帳,遇到問題的處理流程是什麼,如何檢驗是否有問題

等於說是一個專案能不能「成」的大小事,都需要全面思考與整合。這樣的規模,你會說「專案經理是產品經理的入門款」嗎?

第五階段:無招勝有招,所有產品經理職能,其實都是商業思維的一部分

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我加入了商業思維學院團隊,面對一個沒太多資源(卻有超大夢想!)的新創團隊,我需要把之前累積的全部能力和陰德值都一次擲出,才能和Gipi以及團隊一起把學院的大升級完成,完成明年商業思維學院2.0的目標。

我也負責設計了明年的重點學程--產品經理學程。

在我的職涯當中,我常常會想:

  • 如果我早點知道產品行銷、通路策略,當年做了兩年的產品,可能有更多機會;
  • 如果我更早知道專案管理的價值,我職涯開端可能會開心點
  • 如果我在我產品營運時,早點知道他的重點和產品設計不一樣,也許我可以少幾次被釘到飛天的機會

所以我認為,產品經理需要瞭解產品開發週期當中,從產品策略、需求管理、產品設計、專案管理、產品行銷與通路、產品營運、數據、增長策略,這個人才算是一個「真正的產品經理」。

突然發覺,我一直在追求,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產品經理」,到底是多有冒牌者症候群XD,但我發現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追求,我才會一直去思考我在產品上,還可以怎麼做,還可以做更好,這個追求的過程,不知不覺組成了我的產品經理職涯。

這就是我的十年奧德賽之旅,目前,其實旅途還在繼續 🙂


現在註冊會員,就能免費試閱產品經理課程單元!
針對產品經理,我們規劃了從入門到進階的系統化課程
現在免費註冊會員就能搶先試看完整的學程單元!
除了學程內容外,還能查看老師和學員的課程討論和心得,學院結合了系統化課程x社群x專業導師,歡迎加入會員,一起體驗!

點我立即試閱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