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 BAT 年代,幾家公司都有分專業序列跟管理序列,或稱 P 序列跟 M 序列。目的是發展雙軌制,將專業崗位與管理崗位分開。不要逼不擅長或對管理沒興趣的人硬往管理職務推,而是開闢出專業職務的晉升管道,讓想往專業職走的人,可以將時間花在更多專業工作上。
取消或簡化職級體系這種事,小紅書不是第一家做,之前阿里、騰訊等公司也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對外的說法都是說職級體系太複雜,而且專業職務很多任務其實不容易跟公司最終結果掛勾,最後花了大把管理跟考核的時間卻對損益沒幫助,還增加了很多溝通跟管理成本,讓組織變得複雜且官僚,這沒必要。
看了這麼多年的企業管理,我覺得設計職級體系,然後又推翻職級體系這種事幾乎在每個大公司都會發生。為了穩定,建立職級體系,為了加快速度,又取消職級體系,這幾乎每年都有無數公司在運作這些事。
職級體系的設計,是為了更有效的區分每位員工的 R&R (Role & Responsibility)。也就是這個人的能力跟經驗,對應的等級是多少?而這個等級對應的薪資跟 KPI 應該是什麼?這是企業管理上一套行之有年的管理方法。是敘薪的標準,也是育才、用才的基礎。
職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缺點並非沒有。
第一,有設定職級,就有評價與晉升的程序
因為牽涉到薪資,這些程序往往不是單純的 KPI 制,而是需要經過繁瑣的評核與晉升程序。不只員工得花大量的時間準備資料,主管與 HR 也得花很多時間做前置準備。
第二,職級一般會對應到 KPI
畢竟職級愈高領域多錢,負責更重要,更大的 KPI 應該是合理的。但什麼樣的 KPI 價值更高呢?按理來說一個月薪 15 萬的員工負責的 KPI,其重要性應該高於月薪 8 萬的員工。但這個問題誰來判斷呢?研發跟後勤部門的 KPI 要怎麼訂呢?
很多時候,公司花了大把時間訂 KPI,目的不是為了協助員工提升工作表現,僅僅是為了合理分配任務罷了。大公司內,有很大比例的員工,他們負責的 KPI 跟公司最後的成果之間往往沒什麼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