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面試必考題:這產品怎麼優化?適用各產業的一條「萬用公式」

摘要

1.企業在面試產品經理(PM)時,常會請面試者回答,有沒有用過我們家產品?有沒有你認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2.一個好的回答,要讓面試官知道在面對陌生問題時,你會有架構地定義問題,挖掘問題發生的環節與根本原因,再進一步解決問題。

3.面試PM時不只要有系統、有架構的回答,必要時也要大膽提出假設,運用領域知識,找到問題可能的癥結點,才能在這題上得分。


最近協助同學做產品經理轉職的面試,其實在面試產品經理時,一定會問兩題——「請跟我們深入介紹你自己做過的一個產品」,另外就是「自家產品分析」的案例題。

最完整的產品經理課程,現在開放免費體驗
想了解更多和本篇相關的乾貨與課程嗎?
快來看看業界最完整的產品經理課程大綱

產品經理課程大綱

越來越多企業會出一個具體的案例或是目標,請同學提出該怎麼達到,例如「如果今天你要透過產品設計,提高新功能的使用者,你會怎麼做」,有些企業會模糊地問:「有沒有用過我們家產品?有沒有你認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例如你去面試蝦皮,面試官可能問你「我們剛推出店到店服務,如果你是產品經理,請問你要怎麼透過產品設計,增加這個功能的使用率」,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首先我們要瞭解對方問這個問題的思路,問這題背後目的有兩個:

1.這代表面試者對產品是不是真的有興趣。如果面試者口口聲聲說對產品或是產業很有熱情,卻對產品完全不熟悉,也沒嘗試瞭解、思考過,那我就不會相信他的話。

2.從面試者的回答,也可以看到他探索陌生問題、找尋解法、排出優先順序的過程,看他怎麼思考與拆解問題。這個過程是產品經理日常,從這個問題中,就可以看出這個面試者未來可能怎麼處理問題。

4種PM面試回答:2種NG、2種勉強通關

然而,這種問題我很少聽到回答得好的,常常聽到幾種反應:

1.沒準備,直接呆住或是答非所問:連對方產品都沒有先認識,也沒有快速反應的能力,實在不太及格。

2.憑自己的直覺或喜好回答,也說不出為什麼是這點:思考比較沒架構,之後做產品可能憑著「我覺得」就衝了,可能做出無效的產品。

基本上,我聽到以上兩種答案,心中就會直接打叉了。而以下兩種還有機會:

1.選一個自己熟悉的內容/功能,開始介紹、想想怎麼改:先射箭再畫靶,一樣是決策不夠有邏輯,而且無法擺脫自己的舒適圈。但我還會聽一下他的思路,畢竟可以從中看出他如何將熟悉功能套用到新領域,又能運用到多深入,後續還是有機會訓練。

2.回答「這要先訪談、問使用者或客戶」:雖然答案沒錯,做產品不能全靠主觀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但這也跟沒回答一樣,如果使用者有一百種想法,你會怎麼決定呢?

若面試者這樣回話,我會想知道對方可能的幾個假設:會從哪幾個點切入去詢問?怎麼驗證這些點?得到什麼資訊之後,會怎麼下決定?我會進一步往下問,希望能挖出面試者的思路,但這樣的回答風險還是很高,因為這是把主導權放在其他人身上,而且自己沒有計畫。

我有聽過同學對於這種問題懷有「戒心」,認為對方是想要得到「免費的想法」,因此不願意「被凹」。看到這樣的疑慮我實在是啼笑皆非,企業對產品與產業最為熟悉,一個陌生面試者在短時間內的觀察,大部分情況下沒有太多參考或是落地的價值。做產品尤其如此,提出想法許多人都會,但要如何確保商業價值,排出優先順序,並且能實際執行出來,還能真的讓使用者埋單,才是難度所在。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實在沒有必要戒心太重,當作自己的思考練習也好,退一萬步,就算這個想法真的被執行了,損失也很有限。

其實面試官想知道的並不是那個「what」(你要做什麼功能),而是「why」(你為何認為這個很重要),還有「how」(你如何找到這個insight,並證明它有價值)。因此,前述的4種反應,對我來說都沒有「真正」回答到我的問題。

合格的產品分析,有3個層次

如果你去面試蝦皮,老闆問你:「我們剛推出店到店服務,如果你是產品經理,請問你要怎麼透過產品設計,增加這個功能的使用率?」我會先從「體驗流程」開始拆解其中可能的因素,先分成「知道」、「想要」、「可得」3個層次去看,這個流程也適用於所有產品分析:

1.知道:是否大家都知道有這個功能?目前曝光管道是什麼?資訊的觸及與點閱如何?買賣家是否都有溝通到?

另一個層次的「知道」,指的是「大家對這功能的價值是否有體認」。會不會知道店到店,但不知道免運優惠,所以沒什麼興趣?如果是這個環節有問題,那產品設計的功能可以從曝光角度思考,增加曝光的位置,或是在購買商品時,將運送預設值改為店到店,或是提供店到店服務的商家有不同的標示等等。

最完整的產品經理課程,現在開放免費體驗
想了解更多和本篇相關的乾貨與課程嗎?
快來看看業界最完整的產品經理課程大綱

產品經理課程大綱

2.想要:如果從資訊曝光的狀況看來,觸及還不錯,促銷優惠活動也有溝通到,但依然沒有人點擊相關資訊,那代表可能「知道但不想要」。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不是目前提供的促銷方案不夠有吸引力?是不是目前的方案跟其他解決方法比起來沒有亮點?是不是目前有其他的阻力(例如新聞說,領店到店要排隊排很久)?或是店到店距離有點遠,有點懶惰?

或者,是不是有什麼不確定性,例如不知道哪邊有店可以領?懶得查?或不知道怎麼查?是不是擔憂貨被寄丟或延遲?從當中提出幾個假設,列出可能可以驗證這個假設的數據,或是從訪談中進一步釐清。

3.可得:如果有資訊曝光,也有很多人點擊了相關的訊息,但他們最後卻沒使用,那可能就是「服務可得性」問題,例如:

  • 會不會這個功能易用性不好,太難用,或是介面讓人誤解,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中間放棄了?
  • 會不會許多有興趣的買家,家附近沒有取貨點? 那麼再有興趣有沒用,這時的重點應該就不是產品,而是營運了。
  • 會不會買家很有興趣,但是賣家很少有店到店服務?產品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如何增加賣家的開通率」?那我們可以重新定義問題,以賣家的角度,回到第一個問題再度開始釐清。

如果我聽到這樣的分析架構,我就會知道面試者後續面對陌生問題時,會有架構地定義問題、挖掘問題環節與根本原因,再進一步解決問題。分析架構,遠比最後的結論重要。

框架是骨,可能性是肉

不過要強調,框架只是大骨架,能夠拆得越細,代表你的思考越全面,如果你只能講出「知道」、「想要」、「可得」這3點,並無法算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能說有脈絡。

我想進一步聽的是「在這個框架之下,你怎麼慢慢完善思考架構,要拿什麼數據來找出什麼方向的結論」,也就是我上方的「例如」這塊,因此在面試時,不是只有提架構就好,自己也要更大膽地提出假設,並且向面試官釐清資訊。

產品分析的能力,除了剛提到的分析框架,也包括找尋「可能性」,以及將兩者結合的持續練習。這也是我在商業思維學院「產品經理學習營」實際帶大家練習的過程,即使是資深的產品經理,要能全面性地分析也不容易。

我在學院中訓練同學產品分析時,會先找一個架構,然後用一樣的架構,多練習一些產品,而且是用身邊可得的產品來練習,減少「領域知識」帶來的阻礙,先練習「結合分析框架還有領域知識」的分析能力,這塊是最難訓練的,也推薦你可以先用這篇文章介紹的架構,多找幾個產品來問自己:「如果我要增加這個產品的新使用者人數,我要怎麼做?」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至少面試時要避開前四種我提到的誤區呀!

Evonne商周專欄

最完整的產品經理課程,現在開放免費體驗
想了解更多和本篇相關的乾貨與課程嗎?
快來看看業界最完整的產品經理課程大綱

產品經理課程大綱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