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游舒帆(Gipi)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從書中獲得許多,但有些人即便讀了相同的東西,收穫卻非常有限?書中的知識不是一樣的嗎?
我認為就像聽一首歌,歌詞一樣,旋律一樣,意境也一樣,但個人的體會自是不同,這是為什麼?因為經驗與歷練不同,一個沒談過戀愛的孩子,聽了抒情歌,只對愛情感到嚮往,但情場老手聽來,自有另一番滋味,兩者無法相提並論。
同樣的一本書,都講教養,沒有小孩的你,跟有孩子的我,感受肯定完全不同,你會覺得似乎都有道理,但在我看來,我可能會覺得一半正確一半有待商榷,這不代表書的內容有錯,而是書中所記載的並非定律或真理,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性,而書中僅針對少數的幾種常見或作者自己遭遇過的狀況做說明,或許它所提出的case覆蓋了所有你曾想像過的狀況,但對我來說卻只覆蓋了一部份,所以我們兩個便出現了解讀上的差異。
我認為所有的資訊要被化為知識都存在一個認知的過程,也是這個過程導致我們看了一樣的東西,卻有了不同的理解與收穫,而認知則來自於人的性格,過去的經驗與知識基礎。
而經驗與知識基礎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你對某些知識的認知可能也會改變,例如過去你覺得限制是不好的,但兩三年後,你經歷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案子,負責過自主性極高的任務後,你可能反認為限制是必要的。
如果,你只有學習,但沒有實踐,你少了透過實踐去累積經驗的過程,知識就變的很單一,僅僅是書本上或課堂上講過的理論,尚未被整理成一套你能應用自如的實用知識。
建立連結,是學習時最重要的動作
有很多人每天看一堆網路新聞,或者訂閱一堆大咖的文章,也不見他們真的學多快,這是因為他們大多處於看與聽,而不思考。最慘的是無從思考起,因為在你有限的記憶裡,就不存在任何分辨這篇文章真假的知識,所以你看完後一知半解,或只能照單全收。
簡單的說,新吸收的資訊,無法與你既有的知識建立起任何的連結。
如果我們把知識領域內的所有學問視為一個大水缸,學通所有的內容後你在這個知識領域的知識基礎就全滿了,而正常狀況下,我們在不同知識領域的水位應該都不同,而這個水位,我姑且稱它為知識基礎。
如果你在行銷的知識很薄弱,處於上圖「知識領域A」的狀態,那你會輕易對新的行銷風口詞買單,因為它所談論的內容都是你沒聽過或不懂的,但對那些熟悉行銷領域的人來說,他就能清楚的告訴你全渠道零售、行銷4.0、新零售到底是有全新的概念,或者是新瓶裝舊酒。
舉一個例子會更容易理解,若你沒有接觸過銷售漏斗( Sales Funnel)這個觀念,那你對漏斗的觀念大概就會停留在銷售漏斗上,但如果你稍微與過去的知識連結,你會發現銷售漏斗其實用在HR領域,可以類化到招募工作上形成招募漏斗;也可以類化到人際交往上,你會有很多點頭之交,然後裡頭有些人會成為知己,而又有一些人會成為莫逆之交。
當你能把新舊知識做起連結,一來會加快你對新知識的吸收與記憶,二來則讓你有機會站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很快的擴增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做招募漏斗時,你知道流失是無法避免,只能盡可能的降低流失比例,而降低流失比例的方法有幾大類,分別是面試、招聘流程、文化、福利制度、有挑戰性的工作、團隊等。所以當你試著用過去的經驗去思考招募漏斗,你便想特別了解哪些因素會造成銷售過程的流失,而能降低流失比例的關鍵要素又是哪些,因為依過去經驗,這些是影響漏斗效率的關鍵。
在學習銷售漏斗時,你已經具備了漏斗的知識基礎與招募漏斗上累積的經驗,這些都不用從頭來過,這就是建立連結的好處,所以在學習時一定要不斷的思考與連結,這會大幅提升你的學習效率。
回想一下,為何學習新知時我們會拿生活化的經驗來當案例?因為生活經驗相對普及,在建立連結時會更加簡單,而當能連結在一塊時,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幅的提高。
碎片化學習對什麼人有效?
當你所吸收到的碎片知識,無法連結到你的既有知識時,碎片就是碎片,不會形成停駐在你腦海裡的知識。
我還是要再次強調知識基礎的重要性,當你的知識基礎很薄弱時,即便你透過每日的閱讀,吸收了很多碎片知識,這些碎片知識也很難有效的跟你既有的知識相連結,此時你的學習是無效率的,因為你看的多,也忘的快。
但對於那些知識基礎相對扎實的人來說,每天看到的碎片知識有80-90%都能有效的連結到既有的知識與經驗,而剩下的10%,對他們來說才是新知識。
所以若要說碎片學習對哪些人有效,我的答案是知識基礎相對扎實的那些人,若你專業性還不足,卻想透過碎片學習成為專家,我認為機率很低,我的建議是:
- 買書來看,好好的把知識基礎打好
- 去上那些結構化比較好的課程,讓前輩帶著你更快的入門
- 看那些整理的很好的部落格文章,裡頭通常包含了豐富的經驗分享
當你對一門知識領域很陌生時,上述這些都是專家將他們的知識基礎整理好並分享出來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當你對一門知識領域很陌生時,它們能協助你更快跨入一個新的知識領域。
如果你看了很多文章,上了很多課,跟很多網路大神聊完天,卻發現自己毫無進步,你就該反思自己的知識基礎是否不夠厚實,以至於無法有效連結,把心思放到扎穩知識基礎上,你的學習才會進入下一個檔次。
時間可以碎片化,但知識應該要系統化,而碎片化的知識只有在你的知識基礎相對扎實時才會產生作用。
對於學習,我還有一些建議給大家,同樣的觀念在成甲的《精準學習》中其實也有談到,他用的詞是-臨界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來看看。而行文至今,我主要談基礎知識與建立連結的重要性,往下我再談談另一個詞-底層知識領域(有些書或文章會說是元知識)。
藉由跨領域來持續豐富自己的知識基礎
許多知識領域表面上不相關,但其實它們的知識基礎雷同度非常高,舉例來說,簡報是溝通表達的一環,行銷又何嘗不是,它們在文案、視覺呈現、說服架構、價值傳遞等層面上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帶領部屬跟教小孩之間也有極高的相似性,你會發現傾聽、引導、糾正、容許犯錯等層面都很相似,而在溝通方式與引導手法上則有所差異,畢竟成人與小孩相較,心智較成熟,能力上也相對完備….
那些擅長學習的人,非常擅長觸類旁通,他們能將兩個看似不同的領域做了很好的連結,並整理出相似與相異之處,而相似處就成了知識基礎中的基礎,我姑且稱之為「底層知識領域」,這個底層知識是在多的領域間被複用的(re-usable),這意味著,若你能持續增強這個底層知識的知識基礎,你就能在多個知識領域上同時成長。
有些很小的知識點或觀念,有時不容易被歸類到特定的知識領域中,這時它會形成一個獨立的知識節點,這通常只是因為你既有的知識基礎對這方面的知識的認識較少,等到哪一天你經歷更豐富了,或許它就會被歸類到特定的知識領域裡頭。
化為實際行動,累積經驗
前面我有提到,我們對知識的認知會受到經驗的影響,因為有些事情,你沒有體驗過,並親自動手做,你就不會有通徹的理解。這些學得快的人,他們通常不會受制於現在的工作,反而很熱衷於投入他的第二職涯,所謂第二職涯,概念是這樣的:
如果你對寫文案、企劃有興趣,或者你想要當一個作家,但你目前的工作卻是個軟體工程師,那你可以像我一樣,透過寫部落格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想法,練練自己的文字功力;如果你對行銷有興趣,但你現在卻是一個業務員,那你可以試著經營一個粉絲團,而這個粉絲團可能是以業務人員為目標群的粉絲團,你除了可以透過這個粉絲團認識人之外,也可以從中去行銷自己或自己的思想,這樣你還可以有效的將「現在的工作」與「你想要的工作」做掛勾,我相信你做起來會十分快樂;
如果你對繪畫有興趣,你夢想當著圖文部落客,那你也可以在工作之餘好好的寫些部落格,這跟你本來的工作並不衝突,唯一的挑戰就是你如何安排你的時間;如果你真的很愛寫APP,那就開始寫些小app放上store吧。
這些人藉由不斷的開拓自己的第二職涯,不停的累積經驗,一樣是一年的時間,他對知識的理解通常比你更深入,因為他的知識基礎已經隨著實踐的累積而愈漸扎實,而你,可能仍停留在知識取得階段。
直接學習底層知識領域
既然有底層知識領域,那能不能直接學底層知識就好?
當然可以,所以我們從小開始就在學了,國文、數學、自然、社會,這其實覆蓋了語言、算數、物理與化學的定律、哲學等各種極為底層的知識領域,有數學的基礎,你學習統計、會計時才不用重新學習加減乘除,而微積分之所以泛用性極低,是因為只有少數人未來所學會用到微積分相關的知識領域;
同樣的,有了物理跟化學的基礎,你對大自然各種現象就有了基本理解,在學醫時就不會去懷疑為何眼睛看的見東西,以及為何接觸面較小的刀具更容易劃開人體皮膚,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就學會,而且複用度極高的超底層知識,這也是為何我非常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因為它對學習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Tesla的創辦人Elon Musk崇尚的 「第一性原則」(First Principle),其實談的就是物理學的 「基本事實」,因為這些基本事實都是經過千萬年累積下來的定律,而定律很少被推翻,所以在這個點上開始做假設,一來不會偏離現實,二來則不會被既有的經驗給綁住。
下面這張圖就是所有知識的基礎,往上可以衍生成千上百種知識領域,若你在這些領域的知識基礎都足夠厚實,我相信你入門一個新領域的速度都會相對迅速:
最後再舉一個我常講的例子,如果你的工作是FB廣告投手,那我建議你不要只學「FB廣告投放」,應該進一步去學「數位廣告」,「數位廣告」相對於「FB廣告投放」而言,它是底層知識領域,「廣告」或「數位行銷」則是「數位廣告」的底層,接著是「行銷」。
當你只學FB廣告,你對廣告的理解是有所不足的,當場景換到大陸時,你的知識就變的毫無用處,但若你熟悉的是「數位廣告」,那你就有能力處理更多的跨國數位廣告業務…
「FB廣告投放」 →「數位廣告」 →「廣告」或「數位行銷」 →「行銷」,這是一條從底層通往底層知識領域的學習路徑,當你順著這條路徑往下學時,你的專業能力與思考維度都會有很大的提升,對工具與環境的依賴性也會大幅的降低,比較不會因為FB算法更改這種事而大受影響,此時的你,會更像一個專家。
那些學習的苦工夫
在學簡報時,我看了上百本談簡報設計、演說、圖像思考與表達、談判相關的書籍;在學行銷時,我看了數本行銷聖經,接著發現從行銷這門知識衍生出來的內容實在太多,為了把行銷弄懂弄通,前前後後也看了不下150本以上的書籍。
這都還沒算我閱讀了上萬篇的網路文章,而做這些事目的都是讓自己的知識基礎能扎穩。而爭取簡報機會,主動擔任活動講者、主持人、內外部講師則是鍛鍊自己簡報能力的方法;經營部落格、操作粉絲團、經營社團、做廣告投放,並透過這些來驗證自己所學,雖然只是小打小鬧,但這對於我後來真正負責相關業務時的幫助也非常大。
扎實學習,盡力實踐,不斷連結,這是我在學習這條路上摸索出來的方法,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