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游舒帆(Gipi)
摘要
1.我曾在很多場合談到「上游思維」,這個概念的核心就是解決上游的問題,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幫助上游,就是幫助自己。
2.在工作上,有時你的上游會出狀況。此時,你會坐等老闆或同事自己解決?還是會幫忙解決問題,讓自己不用一直這麼痛苦呢?別老想著那是別人的責任,協助對方解決問題通常比較簡單。
前陣子搭車時,身上剛好沒有百元鈔,只剩下千元大鈔,讓我想起兩個多月前在桃園搭車的經歷。當時我正準備下車,攤開皮包一看發現只有千元鈔。
我:「司機大哥抱歉,我身上沒有百元鈔,要麻煩你找一下錢。」
司機:「不用抱歉,我有很多百元鈔。」
我:「真剛好。」
司機:「不是啦,我每天早上一定都會準備一堆百元鈔放車上,以免客人要找錢時沒錢找客人,這很基本該做的。」
我說:「你是第一個這樣跟我說的司機。」
司機:「想想,如果我沒錢找客人,客人覺得抱歉,我也會不好意思,如果還要處理,要不就是我換錢,不然就是客戶換錢,我們的時間都會耽誤到啊,浪費大家時間都不好啦。」
他接著說:「解決客人的問題,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啊。」
這位司機大哥是以做生意的心態,在思考怎麼樣才可以更順利完成工作,而不是期望那些事情不會發生,也不會在事情不如預期時把錯誤歸因於乘客,因為解決乘客的問題,就等於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我曾在很多場談敏捷的場子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叫「上游思維」,這個概念的核心就是解決上游的問題,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幫助上游,就是幫助自己。
什麼是上游思維?
如果今天你住在一條河川的中游位置,你每天生活所需的各種用水都要從河川取得。這條河川的水很乾淨、清甜。
有一天,你發現河水有怪味道,然後伴隨著大量的垃圾從上游漂了下來,經了解之後發現原來是上游的居民將垃圾傾倒進河川裡所導致。請問:「此時的你會怎麼辦?」
這是我在演講場合中多次提問的問題,我獲得的答案絕大多數是:「找上游理論,請他改善」、「找政府單位來懲罰他」、「搬家到他上游」、「搬離這條河川」,我們優先採取的方式是希望對方改進,要不就是我們自己避開。
然後也會有人說「教他怎麼做垃圾回收」,或者是「請他將垃圾拿到我們的回收場來,我們幫忙一起回收」、「教他蓋垃圾場跟做垃圾回收,讓他自己有能力處理」。到討論的後半段,開始會有人提出協助對方把問題解決的構想。
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會願意幫對方做這件事?」
他們的回答是:「規勸可能沒效,因為他們可能沒能力做好這件事,而且啊,他們愈晚搞定這問題,我們承受的傷害就愈大,他不改進沒什麼事,但我們可慘了。所以趁早解決還是比較好的。」
其實河川的上游,就像是你工作中的上游,橫向部門會pass需求給你,然後由你協助完成,你的老闆也會交代任務給你,他們都是你的上游。有時他們沒狀況,一切平順,但有時他們出狀況,你就會遭遇麻煩。此時的你會怎麼做?
幫助上游,就是幫助自己
你是「覺得這是老闆跟同事的問題,他們應該自己解決」?或者是「幫忙解決他們的問題,我才不用一直這麼痛苦」?這個概念跟開頭的司機大哥遭遇的問題其實是雷同的。協助對方解決問題通常是比較簡單的,很多時候上游可能因為能力不足、資源不足,所以給你帶來麻煩,你有所準備,甚至主動協助對方解決問題,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你可能會說,老闆跟同事不是客人。其實撇開對方的身分不提,如果有些事情做了可以讓你的工作更輕鬆,讓你跟其他人的相處更融洽,你應該考慮考慮。
別老想著別人刻意給你製造麻煩,先想想他是不是無能為力。別老想著那是對方的責任,先想想可以做些什麼來跳脫現況。其實組織內向上跟橫向溝通的訣竅並沒有那麼複雜,先從這個點切入思考,其他問題自然會比較容易解決一些。
責任編輯:李頤欣
獲商業週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