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業思維談-如何有效的衡量專案價值?

先前在幾次演講中,我都有提到專案價值排序與切分階段的重要性,而我也知道在這個段落,大家會衍生兩個疑問:

  1. 如何有效地進行專案價值估算?
  2. 如何有效的切分階段?

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指向同一個問題,你沒有一套專案價值估算方法,如果你能估算一個專案價值,那你應該也能估算專案中一個工作包或一個user story的價值,若一個專案若包含10個工作包,你也能排出這10個工作包的順序,而排的出順序一般就很容易做階段拆分了。但請留意一點,這邊所說的拆階段,指的是能獨立交付價值的增量迭代

[su_2021h2_promote]

如何進行專案價值估算與排序?

過去經驗裡企業決定專案順序的方法通常有三種:權力決、數據決與共識決

第一種,權力決,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由權力大的人來決定,排第一的通常是老闆或業務部門最高主管。權力決有另一種變形,那就是讓承擔該業務的主要負責人做決定,例如產品經理決定產品優先順序,業務主管決定業務需求優先順序。

權力決得好處在於,讓應該承擔責任的人來做決定,做對做錯他一力承擔,很容易究責,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決策過度集中,且決策的優劣仰賴一人之智,萬一他不是那個適合的人怎麼辦?

第二種,共識決,由大家共同決定專案的優先順序,嚴謹一點的甚至會成立一個委員會來定期處理此事,讓決策從一個人身上移轉到一群人身上。好處是決策因參酌了較多人的意見,會變的比較客觀,但缺點是,當大家的目標不一致時,為了面面俱到,很容易產生平庸的決策結果

第三種,數據決,由大家共同協議一個專案價值的運算公式,例如能帶來多少業績、改善多少服務滿意度、提升多少用戶增長或留存率、降低多少人事成本等,每個專案都會被算出一個權重,然後依此權重值進行所有項目的排序。這個做法的好處是客觀,所有的參數都是經過討論後得到的共識,缺點則是對專案價值的計算不會一開始就很精准,必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後才會愈來愈准。

權力決與共識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今天跟大家談談數據決這種相對科學的方法該如何實踐。

數據決策不意味著否定權力決或共識決,而是將數據引入,讓一切的決策有參考、有依據,不會流於感覺或經驗。

1.定義價值

既然要談價值排序,那首先就要先定義價值與效益是什麼

容易聯想的如營收成長、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人力需求降低、轉化率提高、流量提高、廣告成本降低;比較難衡量的諸如客戶滿意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架構重整後重工與突發問題減少、員工認同感提升、雇主品牌加分等等。

在這邊我先給大家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無法百分之百衡量,不意味著百分之百不可衡量

第二,無法量化的事就無法被衡量,即便只能部分量化,你都該嘗試量化它

第三,企業價值極大化是多數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而價值多數時候與利潤是畫上等號的,因此只要能解釋一件事與企業利潤間的關係,通常價值就容易衡量了

舉例來說:

營收提升、效率提升、轉化率提高、流量提高等都是屬於收入增加

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人力需求降低、廣告成本降低等都是屬於支出減少

在這,我們可以先初步的將價值設定為利潤提升,當然了,依你的公司發展階段,你可能更重視市場佔有,也可能更重視用戶數或區域覆蓋度,這都無所謂,總之,請將公司追求的目標設定為價值判斷依據,若你公司有多個區域或子公司,那你可能會有多個目標,也會衍生多種判斷標準。

關鍵請放在必須有一套標準,而且你需要先取得大家對這個標準的共識

2.找出衡量專案價值的指標

營收成長與成本下降的專案,其價值相對好衡量,因為它們都有機會直接產生效益,然而像客戶滿意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等專案,它們創造的效益很多是間接的,也可能是一次影響了多個指標,因此這類專案通常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價值,因此在談論此類專案時,一般我們會先往下詢問幾個基本問題:

「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是什麼?」
「提升品牌知名度背後追求的又是什麼?」

通常你會得到這樣的答案

「因為客戶抱怨對公司商譽有影響」
「做品牌可以讓我們變的更知名,品牌會形成溢價」

但我們還是看不見提升客戶滿意度或做品牌的具體價值到底有多大,是100萬,還是1億。所以你必須再往下問:

「我們現在的狀況,提升客戶滿意度後具體會帶來的改變發生在那些地方?是減少客訴?還是降低退費?個別又會影響多少呢?」

「變的更知名可以為我們帶來哪些效益?品牌具備溢價能力後,能讓我們增加的利潤有多少呢?

一步步往下問,有時你會發現對方無法清楚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過去經驗裡,我們很少懷疑提升服務滿意度與品牌知名度的價值,所以需求提出者一時之間也很難回答到百分之百明確。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萬一專案很重要,但卻被放在低優先級的;
萬一專案不重要,卻被視為第一優先級,這都是有問題的

在討論這些問題時,謹記要有足夠的耐性與彈性,經過幾輪討論後,通常你會獲得相對清晰的結論,例如:

客戶滿意度提升
提升1–2%將降低1,000萬退費,並帶來200萬推薦收入

品牌知名度提升
提升商品溢價能力10–20%,並降低獲客成本20%-25%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覺得這不就跟OKR觀念一樣嗎?你有一個目標(Objective),並為這個目標設定了幾個關鍵結果(Key Results),而Action則是執行某個專案。

到這個階段,我們終於看到每個專案的「可量化價值」,當然了,你還是要進一步討論這個量化價值是如何推算出來的,不能單憑需求提出者片面之詞就決定這個案子可以創造1,000萬直接營收,你應該進一步問1,000萬怎來的?為何是1,000萬不是500萬?

3.為專案進行價值加權

有時企業會過度追求營收成長而忽略成本的不合理上升,有時也會因過度在意可量化部分而忽略了無法量化的部分,因此在計算專案價值時,一般我們會透過價值加權的方式來進行平衡,習慣上我將加權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收入與支出權重,提升1,000萬收入與降低1,000萬支出的價值,兩者價值是不同的,因此你必須要先給一個權重,例如70%:30%,這意味著提升收入的價值約是減少支出的2倍。

第二,可量化與不可量化的部分也要分開給一個權重直接創造收入或減少支出的專案,通常可量化比例很高,可能達9成;轉化率提升、流量增加這種間接創造價值的專案,可量化比例也不低,可能在7-8成;但品牌知名度這種短期難以衡量效益,但卻影響長期的專案,可量化比例一般較低,約在3-5成左右。

不同類型專案的可量化比例不同,若我們在排序時只看量化部分便顯得不夠客觀,因此我們也需要設定一個權重,例如75%:25%,這意味著專案價值有75%看我們量化出來的數字,而25%則看那些無法被輕易量化的東西,例如市場知名度、客戶心佔率等,無法量化的部分比例不宜佔太高,否則很容易淪為權力決

到這個階段,通常便能有效的算出每個專案的價值,接著要進入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4.取得共識

如果一套機制無法取得參與者的共識,即便再科學都不會有人願意配合,所以最後一個步驟,是要大家對這個規則買單,對按著規則排出來的順序認知是一致的。

因此當你將專案的順序逐一排出後,清楚的列出一張表:

接著將這張表攤開來給大家看,看看這個順序與大家認知是否有明顯落差,切記,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這是這個機制的第一次校準,校準什麼呢?校準收入:支出的70%:30%是否恰當,校準可量化:無法量化的75%:25%是否恰當,也校準對特定專案的價值計算是否沒有嚴重偏誤。

如果這個標準與多數人的認知有明顯落差,趁這個機會討論如何修正,調整到一個與大家認知較為一致的比例即可。

到了這個階段,一定還是會有人堅持自己的專案應該擁有更高的優先序,沒關係,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根據過去的經驗,通常將價值判斷的標準攤開來,而這個標準已經為大家所認同後,多數人都會明白光憑感覺無法說服其他人,必須要將價值講得更具體可量化,才有可能爭取到其他人的支持。

價值衡量工具不是萬靈丹,但它在幾個層面上會有很大的助益:

1.建立團隊對價值的共識,目前我們追求的主要價值是什麼

2.養成團隊以量化方式來思考專案,不再憑感覺盲目的為做而做

3.養成團隊將目標與價值當成日常的溝通語言

看到這,我想部分朋友還是會有些疑問,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用在所有專案中嗎?如果我的專案充滿了不確定性,我也不知道做跟不做中間的具體差異是什麼,但我必須要先做才能知道,我還要判斷什麼價值呢?

在此,我還是要再次呼籲大家,永遠要把目標放在最前頭,如果你現在是新創,是屬於產品早期階段,那你目標在哪,就往那個方向去,專案價值排序的方法是為了解決你無法決定優先順序時的輔助工具,而不是一個用來限制你思考的工具但如果你對價值的定義能更清楚,並盡可能的量化,你對自己做的事會不會更有譜呢?

另外,我也曾碰過一些價值計算相對困難,甚至無法套用這個價值排序規則的案例,例如償還技術債與翻新技術架構的價值,為短期PR消息而做的緊急需求等,上述價值排序的規則在一開始或許只適用於60-70%的專案,有許多的專案都很難適用於這個規則,這是正常狀態,千萬不要沮喪。

任何制度都要經過一些學習過程才能漸漸趨於完善,如果要等找到一個100%可適用的方法才開始,那這件事通常不會發生,所以,先動手再說吧。

這個概念我在專案管理學程中有更深入的說明,讓大家在面對產品管理與專案管理的過程,不再糾結於這件事。




與本篇相關課程:專案管理學程
專案管理是一門幾乎所有人都得學習的必修課程,因為它所談論的就是工作任務的基礎事項,包含做一件事情的目標與計畫。所有的計畫基本上都涉及了人、事、時、地、物,而這些重要的元素其實涵蓋在專案當中。

瞭解更多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