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加入新創的實習生和新鮮人!面試時你一定得知道這九件事!

面試行・不行

你知道嗎?「幸福的故事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幸。
每場面試都是一個故事,成功或失敗都有其軌跡,今天這篇文章想跟各位談談,實習生或新鮮人想要加入新創公司,要先做好哪些準備?

迪哥職涯筆記|講座|給想加入新創的實習生和新鮮人!面試時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講者嘉賓:TSS Leroy Yau, PicCollage Jessie Chen, ACCUPASS Disney Huang

在周日的早上,來到松山文創園區的台北文創大樓,和以往的六日有些不同,只有一些學生在繞著大樓慢跑做運動,路上少了來來往往的人潮,搭著電梯上到了六樓,出電梯後直走左轉,遠遠的就看到一間充滿朝氣、活力四射的教室

推開門,剛好是休息時間,沒有看到精疲力竭趴著睡覺的大學生,教室裡50位年輕同學正和 TSS 的夥伴激烈的討論及互動,很開心可以感受到這滿滿的活力,很久沒有這麼激勵人心的感覺了。很開心接到 TSS 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 TSS 的 Leroy 及 Freya 還有 Pic Collage 的 Jessie 同台對談,分享一些過來人的經驗給這些年輕朋友。

接到邀請時,其實我是猶豫的,因為這些聽眾大多是仍在學的大學朋友,要應徵都是實習生的工作,我和他們有隔了一些年代,我並不知道這些學生的想法,也不理解他們的焦慮和求職上遇到的問題,有些擔心我的分享無法幫助到他們。

但轉念想想,實習生跟正職一樣都是求職者,如果我能把我看過的上千封履歷和上百次面試,總結歸納出一些常見的問題,應該能讓年輕朋友們避免犯相同的錯誤,不要在最枝微末節之處犯錯,讓到手的錄取通知進到垃圾桶中。

這場對談中,主持人 Freya 對我們提出了以下五個問題:
1)新創人才通常具備怎樣的特質?
2)面試官在面試時最喜歡問的問題?
3)認為實習生應該在職場上發揮什麼樣的能力?
4)在履歷最看重的部分?
5)推薦的書/部落格?

我試著融會貫通那天主持人和與談人們回答這些問題的內容,歸納為以下九個建議:

給想加入新創的你九個建議

建議一:用靈魂擁抱變化

在新創公司工作,你一定要是個可以擁抱變化的人,年初訂的目標,做了三個月發現苗頭不對,馬上修正目標是家常便飯,在新創工作一定要非常靈活及充滿彈性,因為每天都出現更重要的事,所以插單跟調整順序也會常常出現,如果不能習慣,那你應該會覺得有些痛苦。

大家在書店應該常看到KPI 和 OKR的書,我覺得這類理論其實都是針對成熟企業所發展出來的,不會放諸四海皆準,也不一定適用每種階段的企業。新創之所以為新創,是因為它們並不成熟,所以有時這些理論會不適用。

而且要幫不成熟而且不知道可否生存的新創公司,發展成熟的管理理論,本質上就有些矛盾,一來是因為適用於A公司的成功方程式,套用到B公司身上很有可能就完全不適用。二來是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難以具體且量化的被歸納和總結。

新創公司的目標是會不斷變化的,會隨時觀察市場的情形,評估自身條件,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後,定義自己在哪一個發展階段,並且制定相對應的策略。

在新創頻繁變化是常態,但要能和公司一起朝著長期的願景前進

建議二:每件事都先問自己五次為什麼

在面試過程,我是一個很愛拆解問題和問「為什麼」的人。

實習生/新鮮人對於工作都有一種憧憬,換句話說實習生/新鮮人「對於工作容易有錯誤的幻想和期待。」
我以行銷工作為例,很多人想要做行銷的工作,但其實行銷也有分好幾種,每個工作都是一種專業,我通常會請對方拆解行銷的工作,拆解完後請他指出他喜歡的工作內容是哪一項,我們再就這一項來深入討論,若他如果腦中沒有充足的知識,無法拆解,我也不太意外,因為這需要做些功課才答的出來。

為了讓對話可以繼續下去,我通常會出選擇題問他,有三種行銷常見的工作:異業合作/社群小編/廣告投手,你最想做哪個工作?為什麼?

如果他回答「我想做社群小編」,我會拆解成幾塊來聊,像是社群渠道、工作內容、工作技能,我可能會問這些問題:
「你最熟悉哪個社群渠道?為什麼是 FB 這個社群?為何不學 IG ?我們品牌應該要做這個社群嗎?」
「你喜歡這工作中的哪塊?寫文案?發想創意?實做內容?追蹤數據並持續優化?」
「你會拍照嗎?會拍影片嗎?會剪影片嗎?會用哪些設計類工具?有沒有社群操作的作品?」

拆解成多個問題,是因為每份工作其實都是用多個面向去組成的,我想知道「你有多了解這份工作」,如果你想做一份工作,你會去做很多功課,查很多資料,不是等著別人問了才去找答案,你會比誰都了解這份工作,徹底了解才會知道這件事的正面與反面,沒有永遠都很開心的工作內容,提前理解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在問題真正發生時才能堅持下去勇敢面對。

另外我會針對一個問題延伸 5–10 個為什麼,舉例如下:
「為什麼想要做社群小編?為什麼覺得自己擅長操作社群?有一篇10,000人觸及的貼文,那其他九篇為什麼平均只有1,000?為什麼無法每篇都10,000人? FB 演算法調整前後你做了什麼因應措施?為什麼我們要每月花3–4萬請一個小編,全部拿來買廣告,效果會不會更好?」

問很多的「為什麼」時,我可以知道對方想的有多清楚,也確定每一個細節的真實性,通常我把細節問的很清楚,對方答不出來或想要含糊帶過,通常就代表前面有一部分的答案,對方回答時是有點心虛的,那我就會針對這些心虛的部分再追問下去,通常針對一個點問 5 次為什麼,十之八九都能看出對方的底氣。

面試時千萬不能言過其實,可以包裝但不要過度膨脹或吹噓,因為謊言是很容易戳破的

建議三:有快速學習的能力

很多人學習時很在意10年後的趨勢是什麼,然後投入精力去學習這個趨勢,但我比較在意的其實是那些10年前和10年後都一樣的事。

我很喜歡大陸一個名人李笑來說過的話「學習學習再學習」,在這個世代,你會什麼不是重點,你多快能掌握一個技能並且應用才是

你必須要能夠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學習如何學習的又快又好,因為資訊實在是太多了,要能學的很快,勇敢嘗試,快速修正方向。

建議四:但別說你是來學習的

你把自己當成實習生還是社會人士?把自己當成實習生很容易有兩個心態:我是來學習的、犯錯也沒辦法,但這兩件事情請留在學校就好,不要帶入職場。分享會上聽到 Jessie 說的一句話很棒「學校是你付錢給學校去學東西,工作是公司付錢給你來幫公司創造價值的。」

以前有個大陸朋友,覺得台灣的同事太溫和了,他開會前都會要求同仁們喊三次口號「我們是狼不是羊」,大家覺得有點老派和過時對不對?但這件事背後,我覺得有一個非常重大的意義!那個意義是「在別人定義你前,先定義好自己。

從出社會開始工作那天起,請忘掉你學生的身分

建議五:多看書多參加活動

其實我覺得看什麼書都行,學習最快的方法是實戰,當你遇到困難和挑戰,要找尋答案時,就會是你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你會用盡一切能力找到對的書,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我也很建議大家常走出門參加活動,認識業界人士,多聽講者分享業例,假設是你,你會怎麼解決問題?如果聽講時腦袋一片空白,有超多不懂的名詞時,我想你就會知道該找什麼書來看,也知道自己該上 Google 查什麼資料了。

另外,我個人很推薦商業思維學院,是在學期間提前接軌社會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工作了十多年,跟著聽了三個月的課程,我還是非常的有收穫,內容對學生來說很深很困難,但成效非常顯著,如果你渴望成長熱愛挑戰,歡迎加入學院。

建議六:用心對待你履歷上的照片

請重視你放在履歷的照片,我知道大家有看過很多歐美的文章說履歷上不該放照片,不希望大家用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但在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建議思考一下,你所在地區的文化是怎麼樣的?各家人資平台的功能怎麼設計的?在所有人都有放照片,你卻沒有放的情況下,在面試官心中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這個人不放照片?」也很可能因為這個問號,讓自己失去一個面試的機會。

建議七:寫一份有重點且真實的履歷

不要流水帳

我出身在一個小康家庭,家中有四個人…
我大一時…大二時…大三時…
我有重型機車駕照

除非你應徵是快遞或美食外送員,否則你有沒有機車駕照,是重型或輕型的面試官真的不是很在意,工作其實與你的原生家庭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寫出這些內容,會讓面試官想到的是「你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告訴我了嗎?還是你根本沒有能與我分享的事呢?」

不要火星文

我的專業技能
Photoshop: 3顆星
Illustrator: 4顆星
Windows: 2顆星

上述這個,不開玩笑,超火星的!2顆星是什麼程度?是會用計算機還是有在打lol?今天換一個寫法,應該會更好理解「我使用 illustrator 已有3年的經驗,有接過3個收費的商業案,作品連結如下」

不要講空話

我看履歷時發現,一般大家的自傳都會這麼寫「我在打工過程學會細心、待人處事和吃苦耐勞。」
其實這些形容詞就是我指的「空話」,因為細心和能吃苦是非常主觀的事,無法清楚的讓我理解你的形容是什麼意思。

我幾年前,看過一份我覺得很特別的自傳,他是這樣寫的:「我在飲料店打工時,成功的幫店家每天提升了兩倍的銷量,我上班的地方在西門町,那區有很多上班族的商辦大樓,那時每天14–16點是我們店裡生意最差的時候,老闆一直很苦惱,不知道怎麼提升業績。
那時有一群每周五會來買飲料的熟客,我就問他們為什麼一到四不來,他們說因為一到四都很忙,要準備下午的會議,沒空來買飲料,聽到這我很興奮的跟老闆報告,我建議我們可以開始做外送,在上班族很忙的時候,幫他們送上一杯飲料,老闆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我們就開始做外送,透過做外送,最終店裡的業績從每天70杯,翻倍變成了140杯。」

兩個人同樣都是在飲料店打過工,你會選誰呢?

不要造假

不要以為學校的經歷面試官查不到,有很多嚴謹的企業是會做 reference check 的,如果你的履歷上寫說你領導學生會的公關部,拉到了100萬元的贊助,企業打電話到學校,聯絡到學生會的成員,他們說你只是組員,有參與在其中,但不是主要的領導者。

像這種前後說詞不一致的情形,企業是會大大扣分的。

履歷超重要,會代替你去跟超過 100 個面試官見面,請用盡心思寫好它!
我知道履歷上很多東西拿掉後,你會沒有任何內容可以寫~知道自己的不足時,請更用心在你的課業和專業上,好好做報告,練習經營社群,參加校外商業競賽,或是多花點時間練習工具累積一些作品也行

建議八:給人好的第一印象

當履歷過關後,迎來的就是和面試官進行面試了。

我很喜歡 Leroy 分享的「面試時,外表是最重要的!」 Leroy 笑談「自己是個膚淺的人,只看外表。」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但又必須非常重要的點。他指的外表指的其實是合適的穿著打扮。

以前 Leroy 是在會計事務所工作,在事務所工作,就是要有專業顧問的形象,所以對他來說,一套「合身」的正式西裝是很重要的,不要緊身不要過大不要寬鬆,就是要合身,款式不要選太時尚太短版的韓系西裝,顏色以黑、藍為安全選擇,襯衫選素面白襯衫,皮帶扣選正式有質感的,領帶不要太花,綁正確的長度,手錶不要帶運動錶,鞋子不要穿 Jordan 的球鞋!!我也補充包包不要背運動背包,穿皮鞋時要穿長襪

當然一般新創的工作不用穿到正式西裝,但乾淨整潔還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想學馬克祖克伯或賈伯斯,他們是因為在業內有足夠的高度和地位所以想怎麼穿都可以,這並不代表和他們穿的一樣可以讓你也有相同的高度,休閒襯衫給人的觀感還是會好過一般的素 T 。

建議九:面試是雙向的

求職者的心態,不要覺得只有公司在選擇你,面試的同時,你也在選擇你要加入的公司,如果今天你很勉強的進入了一間公司,每天都過的很痛苦,很不開心,那即便這間公司是 Apple 或 Google ,對你也不是一件好事。

順道一提,問面試官問題時,我建議不要太早就開始討論薪資福利待遇這些事情,這些是等確定錄取後才需要去煩惱的事,因為每一個提問,都會在回答者心中留下「這是你在乎的事」的印象,提問這件事,對求職者和面試官而言,都是同等重要的,或許可以問問公司對於這個職位的安排和期許?公司有沒有人才發展計畫?公司短中長期的目標和計畫?

但是提問前有一點務必要注意的是「當你真心想知道時才提問,不然就別浪費雙方寶貴的時間了。

總結

其實面試和找工作這件事真的可以分成超多環節的,每個環節又都可以專門開一堂課來講,短短一場2小時的對談,真的無法窮盡所有的情境,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分享我們知道的給大家,會後有個學生發問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請問面試結束後,發信感謝面試官的行為,會不會增加錄取的機會?」

針對這問題我的回答是:

「你很用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我相信這件事你一定是在某篇網路上文章裡面看到的,但你會看到很多很多的文章,他們是作家,他們是媒體,他們必須要寫些東西來得到他們的流量,但不代表他們寫的是絕對正確。

其實不管有沒有做這件事,我認為這和他能不能得到這份工作不會有直接的相關,但是禮貌和謙虛這兩件事是討人喜歡的特質,做這兩件事情是不會錯的,只是在我的經驗中,我並沒有因為面試者有沒有做這件事情,而決定要不要用這個人。

更多會回歸到本質 — 你加入後能不能給公司帶來價值,求職本質上還是會回到市場的供給和需求上,如果你能供給價值,讓很多間公司對你有需求,那做不做這件事,你都會得到工作。」

面試官會錄取的是「能為公司帶來價值的人!」沒錄取的人就是沒有價值的人嗎? 其實不是的,沒錄取的人,有可能只是不小心在任何一個面試官在意的點上沒有表現好,只是很麻煩的是,每個面試官在意的點各有不同,應徵者很難掌握。而錄取的人,可能是因為,在面試官在意的能力和價值觀上,每項的表現都符合面試官的標準,所以最後他錄取了。回應到全文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故事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幸。

希望這篇文章對於各位求職的實習生和新鮮人有些幫助,也祝福各位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最後準備面試這件事,送各位一句我個人覺得很實用的話:

不怕你開始的太晚,只怕你放棄的太早
為了你夢想中的實習工作拼了命的努力吧,我保證你會有比你想像更加豐碩的成果的!


現在註冊會員,就能免費體驗商業思維學院!
除了專業學程試閱,並能查看老師和學員的課程學習討論和心得,現在就實際體驗看看學院和一般線上課程差在哪,感受不一樣的沈浸式學習!

點我立即體驗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