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藤的《B型選擇》中,我的10個學習與反思

我跟Harris與Evelyn認識的時間並不長,我們第一次碰面是在2019年的11月7日,我們透過共同好友謝銘元牽線而認識,第一次去拜訪綠藤跟兩位創辦人聊天,我覺得這家公司很特別,特別在什麼地方呢?是兩位創辦人個別跟我承認他們自己不擅長些什麼,一個說自己沒耐性,另一個說自己沒創意,但對於綠藤的成就一概不提。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聊「我」,想了解為什麼我在做現在正在做的事?為什麼我在管理跟經營上的思路會是這個樣子?為什麼認為人才很重要?為什麼覺得所有的人都值得更好的對待?為什麼想要推廣商業思維?總之,那兩個小時左右的閒聊,他們多數時候是在聊我的事情,只有約莫1/3左右會丟出綠藤現在的狀況,以及正在遭遇的問題,然後想聽聽我的想法。

我知道,這是「面試」(笑),我想他們正在找一些跟他們理念相似的人,他們不會因為我的專業背景就決定一些事,即便他們有些問題希望借重我的專業來解決,他們也不會隨意的就做出決定。

坦白說,我很喜歡這樣的閒聊,因為當一家公司的創辦人願意花時間在這些地方,我更相信他們是真的想解決問題,而不是想來碰碰運氣,我也更相信他們是了解過我的狀況,而不是道聽塗說覺得我可能是眾多選項中的一個。

這是我跟綠藤結緣的開始,後來我跟Harris一直都有保持聯繫,有會交換一下彼此的近況,綠藤團隊的成員有好幾位也都是學院的學員,而Harris也是學院的mentor,從各個層面上,我們開始有了更多的連結。

昨天早上快遞送來了一個由天下文化寄來的包裹,我不用打開都知道裡面應該是本書,不過我拿上樓之後還是很快的拆封了。印入眼簾的是書封上有一張寫給我的卡片,內容是來自三位創辦人給我的祝福與感謝,原來包裹裡是一本關於綠藤的書《B型選擇》,副標是「綠藤:找不到喜歡的答案,就自己創造」,書腰上則有一句話「有的選擇很容易,有的選擇卻更有意義」。

我翻了書的前言,然後發了訊息給Harris跟他說我收到書了,然後我會趕快拜讀,然後再跟他分享我的想法。我早上翻了一下書本第一章的內容,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我邊看邊寫下自己的收穫,然後在下午的時候把整本書看完,並且要團隊夥伴Leona也去買一本來看,而我自己則到博客來再下訂20本,打算要送給其他朋友們。下午跟均一的皇如聊天,我也買上推薦了這本書給她,然後跟她分享我在書中所獲得的收穫。

好啦,前面交代了這麼多,到底我從這本書,從綠藤,從三位創辦人身上,我到底體悟到了些什麼呢?很多,但我試著將它整理成以下10點。

「如果你是芽菜,你希望被怎麼對待」

我列在第一句的,不是書封上的那兩句話,第一個打動我的故事跟句子,是關於芽菜的故事。

書中的故事,大家自己買回去看,我盡可能不做劇透,我只聊聊我自己從這段故事中學習到些什麼。芽菜,是綠藤最早期的主力產品之一,產品是企業的生命,而不僅僅是賺錢工具,就如同公司員工,因為他們的努力,企業才能堆疊出現在的成果,他們不應該是被當成工具般對待,如果你把產品跟員工當成賺錢工具,那你不會珍惜它,也不會善待它

如果我們能用看待重要夥伴的方式去珍視我們的產品、團隊與合作對象,那一切會不會不一樣?

我反思「如果我是學員,我希望被怎麼對待」、「如果我是的年輕人,我希望被怎麼帶領」、「如果我人生很迷惘,我希望別人怎麼協助我」、「如果我跟你一起工作,我希望能獲得些什麼」,這些問題一個又一個從腦袋裡面出現,很有意思,不過隨即有一個聲音從腦袋裡面響起,那就是「教育是看見改變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協助他人變得更好,過程不會每次都很輕鬆愉悅」。

不過我想了想,這兩者之間並不衝突,我相信當你心懷善念,誠懇溝通並持續調整作法,多數人還是會理解你是真心想協助他們的。

「找不到喜歡的答案,就自己創造」

這句話的意思很多重,第一重當然是三位創辦人10年前工作雖然順遂,但總覺得人生應該有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想要去做,後來決定創業的故事。很多人或許對這種明明工作薪水很高,卻硬要去創業的行為表示難以理解。第二重當然是關於綠藤在做的事,今天每個人之於公司,之於社會,之於世界就像是「芽菜」,當你覺得芽菜不該被這樣對待,但你卻發現身邊多數人都不覺得這有什麼,芽菜就是芽菜,有什麼大不了的。

你不喜歡這個答案,但世界也不會因為你的不喜歡而改變,那怎麼辦?就自己創造吧。

我從以前在公司的時候就一直強調好玩的工作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不太喜歡受部門邊界的約束,對於那些「XXX部門才能做什麼」、「某某任務是OOO部門的責任」這種說法嗤之以鼻,雖然從管理角度我同意這些設計有其必要性。但我對這樣的角色定義就不是那麼在意。我覺得理想的工作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別人幫你設計好的。

我離開公司之後擔任企管顧問跟講師,但我只想講我感興趣的主題,然後只想去我有興趣的產業跟公司擔任顧問,初期的時候很多管顧公司來接觸我,但知道我有一大堆龜龜毛毛的條件後都一一打退堂鼓。我其實知道自己真的很難搞,所以後來我都是自己接洽這些需要我幫忙的企業,我希望能跟創辦人聊聊,而不是跟HR部門主管聊,因為他們要我解決的問題,如果不是從創辦人角色來做基本上是很難推動的。

只講我感興趣的題目,只碰我感興趣的企業,這是我給自己設的一些限制,而且我還有一些差別性定價規則,一些管顧也跟我說沒有人這麼做,但我卻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我額外付出了時間,還要調整我的計畫,這些本來就是有價的,不能尊重彼此的時間,那也沒必要展開合作了。

這世界很多事,不會完全盡如人意,但你要不就接受,要不就去改變,要不,你就去創造吧。

接受的短期風險最低,但風險在長期,而創造的風險雖然最高,但你可能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不一定要創業,但一定要創造。

「不聰明的事,還是要有人做」

綠藤做B型企業,重視對世界友善、有益,並希望友善的對待每個人與每件事,這些事做起來都是費勁費力的。雙11時零售業都在衝業績,但綠藤卻關閉網站一整天,全公司出門去淨灘。因為他們之到雙11一天創造的垃圾與廢棄品的數量對地球是一種傷害,也有違他們對世界友善的中心思想。他們會勸客戶減少消費,而不是鼓勵更多消費,這是一種違反商業直覺的行為,但他們卻認為這樣做才是對客戶好,也對地球好。

我在看這一段時,覺得特別有感觸。我還記得2017年我剛離開企業,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在技術圈裡面倡議商業思維,當時很多人說我這是老闆想要洗腦員工,我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講場合裡面不斷的問「各位如果以前用來跟老闆溝通的方法都沒效,你們要不要當被我騙一次,試試看,反正也不吃虧」。我就這樣講了兩年,然後技術圈裡面有愈來愈多人接受了這個概念,也有很多人實踐之後真的獲得了顯著成效。

我們不是什麼智者,只是因為實踐多了,相信每件事情總都有方法可以解決,然後努力的去找尋可能的解法,而碰巧找到了一些不錯的套路,然後將這些套路整理起來形成一套方法,並介紹給大家罷了。

什麼才算是聰明的選擇呢?是可以賺最多錢的選項,還是最能創造影響力的選項,或者是有些你認為很重要,但卻沒有人在關注的事情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我也不認為有有絕對的對與錯。就像有人問我幹嘛不輕鬆一點賺賺錢就好,我知道有些人在這句提問背後想講的是「你這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我能尊重,但可能無法認同。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怎麼會是犧牲呢?」

這是Evelyn在書中提到的一個不解,因為媒體總喜歡用「三個台大高材生,放棄高薪工作投身農業」來形容他們,但她一直不認為自己放棄或犧牲了什麼。

同樣的描述在我其它朋友身上我也看過媒體這麼說,像均一的冠緯,台大醫科畢業,放棄了醫生的高薪投入非營利組織,TFT的安婷,放棄了高薪的外企工作投身教育,媒體喜歡描述重點都是他們「捨」了什麼,而不是「得」了什麼。似乎捨棄掉的才是價值,但得到的卻不是價值。

我今年聽安婷分享她自己的故事時,她提到「calling」這個詞,她說心裡有個聲音告訴她,她一定要去做那件事。

一個能去追求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怎麼會是犧牲呢?我在每次轉換職涯時,其實也很常被問類似的問題。

公司的老闆這麼喜歡你,放棄不可惜嗎?
公司給的薪水很高,也很受重要,為什麼要走呢?
做自由工作者收入高,壓力小,為什麼要想不開創業呢?

人生可以往前看真的是很幸運的一件事,當你追著更想要、更需要的目標前進時,掉在後頭的不是犧牲,而是選擇後的捨棄。

「做這件事,是因為我們覺得它很重要,我們有義務做好它」

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書裡,但我卻在好幾個地方都感受到這句話。善待芽菜,雙11休息一天,面對公關議題時,做到超出輿論認為該做的程度…

我想做好一件事,不是因為這會得到外界的讚譽,也不是因為輿論希望我這麼做,而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有義務把這件事做好,這是一種很單純的力量,但卻也是推動一個人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的一條必經之路。

從小到大,你做過多少為了滿足父母、長輩、老師、社會期待,而非發自內心的事情呢?在世上活的愈久,你會發現世界對你的期待很多元,而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這些期待之下,然後發揮符合他人預期的表現。

前陣子我寫了一篇16,000多字的長文來反思這一整年學院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及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那時有些人告訴我:「你這麼做不擔心競爭者攻擊你或者抄襲你嗎?」

我是這麼回答對方的:「如果我的分享可以讓整個教育或學習產業作為借鑒,然後讓大家有機會更快的修正做法,往好的方向前進,那對整個產業就有幫助了,你說的那些事情我不是很在意。做不好被批評那就改進,抄襲?嗯,我不會用這個詞,頂多就說是學習,如果他們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快更好,那反過來就變成我們要跟他學習了,互相學習不是很好嗎?」

年輕的時候,有人問我幹嘛免費幫別人做履歷健診,應該收費。我說我就是單純想幫忙別人…

在公司上班,用下班時間舉辦活動跟額外的訓練課程,有人問為什麼要額外花時間做這些,收點錢或把時間拿去玩不好嗎?我說我就覺得這樣做有趣…

在公司推動一些變革的議題,有人問我簡簡單單的工作不好嗎,幹嘛弄這麼累,還可能得罪人?我笑著問他,你不覺得看著自己所在的環境變好是很棒的一件事嗎?

純粹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擁有商業思維時,你是想著如何去放大這股力量的影響力,而不是反過來讓商業駕馭了你的純粹。

「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商業思維不可或缺的一環」

10年前,很多大型企業開始投身公益,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那是因為做公益可以節稅,還可以帶來公關效應,但這些企業骨子裡並不是真的重視公益,也不是真的重視所為的企業社會責任CSR。

松下幸之助所說:「企業取社會的資源,用社會的人才,如果沒有創造價值,那是一種罪惡。而橫量企業價值的方法之一就是它是否有獲利。」

馬雲說:「企業存在應該是有使命的,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綠藤的使命是什麼呢?是「To sprout a more genuine, healthier lifestyle that sustains. 讓一個更真實、更健康的永續生活型態萌芽。」

而學院的使命是「通過教育讓所有人更認識這個世界,而且更能互相理解」

都有點難以理解對吧?使命其實是一種企業終其一生在努力的事情,因為相信它的存在,因為相信它很重要,因為相信它值得被重視,而我們以自己能作用的最好方式來促進它發生。

看Harris分享他在MIT的經驗,他看到身邊的同學都是有理想的人,他們都很敢於說出「改變世界」這件事,相較於台灣人的保守,美國人似乎敢做夢多了,而相信的力量其實很大。當你相信,你會願意去實踐,而也唯有透過實踐,你的相信才會成真。

之前有人問我:「我投入這些額外的時間,沒有直接獲取利潤,甚至持續追加不收費的內容給學員們,這符合商業思維嗎?」

其實商業思維並不是一個叫你把財務當成唯一指標的思維,它所強調的是你總是有更好的方法來達成你的目標。而你的目標設定在哪,就決定你會做什麼事。如果利潤是我們唯一的目的,那我的決定確實不符和商業思維,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為學員們帶來幫助,那基本上這就不違背我們的理念。只是財務端的平衡,永遠都是商業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覺得每間企業都應該對這個社會有責任,而且應該納入長期策略的一環,但這個社會責任不限於捐款或做公益活動,而是企業在做的是對社會有益,你善待員工,讓員工過得開心,且得展所長,這對社會很有貢獻;你們致力解決一個困擾人類很久的問題,不論你發財與否,這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

獲利時,同時思考企業社會責任,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商業思維。

「成功不必在己,有益的事就值得去做」

這句話一樣沒有出現在書哩,但卻也是我在看書的時候感受到的,看到綠藤在成就團隊、成就他人的思維上,他們展現的其實就是一種「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

當我們做一件事情不是因為它對我們有益,而是因為他對別人有益,對我們重視的事情有益,那就值得去做。

我還記得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學院剛開始起步,有些地方做的看起來還可以,那時有一些彭有私訊來跟我請教問題,談論的通常是我們怎麼做的,甚至會問到商業模式跟可能的利潤點,然後也問問我們這種模式要怎麼延續下去。我幾乎是全盤托出,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困難之處,以及可能的機會點。

聊完之後對方的反應通常是「本來只是想聊一聊,沒想到我把能說的,不能說的,全都說了」。我們在做的事情,有些人會認為開課單位、課程平台應該都是我們的競爭者,但其實我跟PressPlay的Dennis還有Hahow的阿諾都有一定的私交,我也都把我年度的策略跟我們遭遇到的問題都給他們看過了,跟他們聊的時候我也把我對學習平台的想法很完整的跟他們分享,也針對他們的經營狀況給了我的回饋,我希望他們也能愈來愈好。

說實在的,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奇怪的事,如果仰仗他們的努力,可以把學習這件事情普及出去,那也是很好的一件事,跟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一致的。

前陣子看到未來大學,我覺得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很多都是未來大學有提到的,那時候我就跟團隊說,如果未來大學有需要,我們可以把學院驗證過的一些運作模式分享給未來大學,雖然我們也還在路上,但在體制外包袱總是比較少,體制內做錯了,要承受的責任跟壓力很大,我們可以先來驗證,把一些坑先踩一踩,然後移轉回體制,讓體制變得更好,我覺得這是我們可以做的。

很多事,我們雖然在做,也不見得就做得有多好,但如果跟別人合作可以做得更好,理念上又契合,能幫忙的,我們是很樂意的。

「我們做得不錯,不代表別人就做得不好」

書裡有一段提到,有一次行銷同仁在撰寫產品文案時用了「第一」這類的字眼,然後被Harris更正了,Harris的想法是「我們不要用這種誇大的方式去證明自己」。

讓我想到去年準備推商業思維學院時,有很多做行銷的朋友建議我可以直接對標商學院,然後強調我們是來顛覆商學教育的。我明白他說的很有道理,從行銷角度去思考,這麼做對潛在客戶來說是比較容易聯想的,但我心裡一直在想,我跟商學院明明不是敵人,為何我要這樣去否定他們?商學院的角色有它的意義在,即便它們需要做一些改變,需要的是協助,而非批評。

我們有些課程做得不錯,但不代表別人的就不好,我們強調實戰,不代表理論就很有問題,我們說要沉浸學習,不代表碎片就沒價值,我們說線上有它的優勢在,不意味著我們就會完全捨棄線下。

你做的事,是你的選擇,也是你商業上思考過後的定位,但這並不意味著跟你走在一條路上的人就是敵人,也不意味著跟你做出不同選擇的人就不是同路人。

我很好,但你也很棒。面對比較時,抱持這樣的心態其實心情會愉快許多。

「讓每個夥伴發光,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能對組織產生影響力」

書裡面最後的幾個章節都在談論綠藤夥伴們的故事,其中也談論到了「實習生」。他們看待實習生的角度與別不同,他們把實習生當成要被細心呵護跟孵化的幼苗,因為這些人即將出社會,即將面對他人生新的篇章。如果他在綠藤做一些可有可無的瑣事,而不是在這位置上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甚至創造自己的影響力,那這顆幼苗很可能就在這個環境中枯萎了。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願意善待一顆菜芽,面對比菜芽更有生命力的人,我們是否應該為他準備更多?

我想起今年學院發展社群這件事,我的期待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在這過程中學習到過往沒學習過的,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並讓自己從Taker變成Giver,我希望在這個環境中培養大家的公民意識,如果他的公民意識能在這環境中發芽,那在離開這個環境後,他應該也有機會繼續茂盛長大。

「發芽吧」,這也是書中反覆看到的三個字。

讓芽菜發芽,因為它可以帶給大家健康,讓實習生發芽,因為他的生命有無限可能。

善待客戶時,也要善待員工,呵護產品,也要呵護創造產品的每個人,讓這個產品從發想到生產的每個過程都是充滿善意的,很理想主義,但為什麼不呢?

學院在迎向第二年時為了把第一年沒做好的部分做補強,我們招募了一些新成員,我一直在想,如果這麼好的人才來到學院,我們卻沒法做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那就是一種罪過了。我也回想我過去帶團隊時對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讓團隊的每個成員離開的那一天,回首一起共事的過程,他是有有滿滿的回憶跟收穫可以帶走的,未來我希望他們不只要自己能有收穫,還要能讓別人有收穫才行。

「有錯就改,沒什麼好丟人的」

綠藤在前幾年曾經有過幾次比較大的公關風波,一次是實習生勞健保議題,一次則是非乳液的議題,這兩次的公關處理我覺得應對的都非常棒。但我覺得值得學習的不是公關應對技巧,因為我認為他們是因為底氣足,而且願意跟市場溝通才能處理的如此漂亮,把公關危機化為轉機,算是很值得大家學習的。

我在過程中看見的是幾位創辦人「有錯就改」的態度,但也絕對不會對一些網路上過激的負面聲音有太激烈的筆戰,這讓我想到五年前我曾經在PTT上處理一個招募上的問題的經驗。我比較喜歡的是我可以針對我們做不好的地方致歉,但我們正在進步的部分也希望讓大家看見,因為總是會有人試圖去帶動網路輿論來攻擊你,但一定也不乏認同你觀點的人,我們需要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願意溝通的人身上。

前陣子我發的那篇文章,有人說這種檢討很難得,尤其願意承認自己沒做好的地方,我覺得從事教育或教職的人,如果本身不能承認錯誤,那就很難進步,而無法進步的我們,到底有什麼資格要求學生們要有成長心態,要勇於犯錯並改過呢?天方夜譚啊。

沒有人期待你不會犯錯,因為天下只有一種人不會犯錯,那就是從不嘗試的人。

本文跟大家分享了我閱讀《B型選擇》過程中獲得的收穫與反思,我的解讀並不代表綠藤的立場,我有可能錯誤詮釋,但這是讓我聯想到的部分,我相信每個人在閱讀過程中,能收穫的部分肯定不同,但我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