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思維學一月實作課,我們先在線下讓大家透過分組的方式,除了自我介紹,也從「一年後希望自己有的三個標籤」為出發,帶大家用 OKR 制定 2020 年年度目標,課程中有很有想法的同學上台發表自己的 OKR,也有同學是為了訓練自己而勇敢的站上台。
在北、中、南與線上的實作課中,我們都從互相討(霸)論(凌)制定 OKR 的邏輯,更認識彼此,也更了解 OKR 運用在各人目標目制定的邏輯,課程結束後,給大家約一個月的時間沈澱,請大家擬出自己的版本,在二月開工前學院回收了約 450 多份作業,並由 Gipi 游舒帆 院長一一批改與回覆,因此也有以下提醒與回饋。
多數同學的目標都圍繞了以下幾項:生活自主、健康、轉職、職業成就、財富、找自己,針對這幾項目標我個別做一些提醒:
▇ 生活自主
常見的狀況是時間管理問題跟紀律不好,如果你是個自我約束力比較弱的人,我建議你真的要找尋外部驅動力來強化你的達成率,例如揪團、對外宣示等,然後搭配「週迭代」每週計畫,每週調整,逼自己持續的回到軌道上。
年後小夥伴們說要幫這些同學們舉辦一個 21 Days Challenge 活動,每天曬自己的進度跟成果,如果你是瞎忙、窮忙族,歡迎年後一起來挑戰。
▇ 健康
這部分大多數人列的 KR 跟 Action Plan 都是很具體的,但改變習慣本就不容易,除了堅持外就是循序漸進,躁進的失敗率很高,健康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也因為如此,所以即便訂了計畫,失敗率也很高,因為感受不到迫切的需求性,我建議大家可以轉換一下追求健康的目的,從防弊改成興利,例如從讓自己變的更有精神,變成有活力可以登上百岳,當目的性不同,動力也會有所改變。
▇ 轉職
以轉職為目標的人蠻多的,但有把握的人挺少的,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轉職過程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常源自於以下這幾項;
(1)不知道這樣的背景經歷,轉職會不會有人要
(2)擔心(1)的狀況發生,所以列了一堆學習計畫,但也不知道學了這些會不會有人要
(3)為了解決(1)、(2)的困惑,更加重了學習的份量,但學習排的愈多,對於最終成果的得失心便愈重
其實這是一個失敗率極高的目標,我建議你應該先排除心中的「不確定性」,就轉職這件事而言,其實你不確定現在的自己是否能力足夠了,如果不夠,補上XXX或OOO就足夠了,除非你做出嘗試,讓自己更清楚現階段在什麼位置上。
面試中,你一定會遇到只看你過去背景的面試官,但你也一定會遇到願意給你面試機會,聽聽你對這塊專業的理解有多少,假設兩種人的比例是7:3好了,那代表你最少得先投遞3-4封履歷,那可能會換到一次面試的機會。
這次的面試主要是試水溫,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符合這個職務的需求,不足的話還差在哪。
你就像一個產品,上市場後汲取市場回饋,才知道自己哪邊不足,當知道自己確實有不足時,把面試官當客戶,跟他請教自己在哪些部分還不足,記得,多吸收幾個面試官的回饋,以這些回饋為基礎來擬定自己的學習方向,你的不確定性就會降低了。
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去面試一下,有上的話很好,沒上的話你也會知道自己相較於三個月前哪些地方進步了,這都是很好的回饋,也會讓自己比較安心一些。
另外一種,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市場行情,請先找獵頭或其他先進聊聊,盡快把那些未知與不確定性變成已知,一切就會踏實很多了。
▇ 職業成就
想升遷或成為被認可的專家一類的,這也是多數人心裡的期待,對於這種獲得特定成果的目標,常見的問題就是「沒有搞懂遊戲規則」。
例如升遷的規則,公司內如果沒有管理缺,那要爭取某個主管職務,那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如果是專業路線上的晉升,那你得弄懂要滿足那些條件才能升上去;如果是考試,那也要記得考試的規則是什麼,你不是要搶第一名,也不是要考滿分,你只是要通過,搞懂遊戲規則可以讓你把力氣花在更有效益的地方。
▇ 財富
這一條比較簡單,不多說了。
▇ 找自己
這世界還是有很多迷惘的人,沒有目標只是一種,還有為別人而活,或者被事情推著走的人,這些人每年總會有幾天會特別清醒,覺得想要擺脫這種生活,但隔一段時間後又會回到原樣。
對這類目標,我的建議是先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如果你是個沒有目標的人,別急著想年度目標,想想最近哪件事做的不好,試著把它做好;如果你是為別人而活的人,試著去拒絕一兩次別人的請求,去體會那種拒絕別人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情;如果你是個瞎忙、窮忙的人,試著讓一兩件事情delay,你會發現原來不是每件事情都那麼重要…
定小目標,一步步改變自己的認知,當你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回自已身上時,你會發現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