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交辦任務給你,怎麼避免自己提出「蠢問題」?

撰文者:游舒帆(Gipi)

摘要

當我們面對一個「抉擇點」時,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也不清楚為何自己會做這樣的決定時,你可以透過自我提問來確認自己的認知層次。
像是如果老闆交辦了一個任務給你,你在對他提問前,你要如何避免自己問出蠢問題呢?


所謂的自我提問,就是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讓自己更理解一件事情背後的脈絡。一個簡單的自我提問範例是這樣的:

Q:「為什麼我該學習商業思維?」
A:「可以強化自己的競爭力啊。」

Q:「強化哪方面的競爭力?」
A:「就更理解商業觀念後,可能工作的價值會更高。」

Q:「到時候我要如何驗證我的競爭力是不是提升了呢?」
A:「嗯⋯⋯這問題我答不出來⋯⋯。」

當我們面對一個「抉擇點」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我也不清楚為何自己會做這樣的決定時,你可以透過自我提問來確認自己的認知層次,如果你可以很好的回答這些問題,那你做出的決定通常是有跡可循的﹔如果你無法清楚回答自己的問題,那最少你知道你卡關的地方在哪,你應該對他人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如果應用在工作上呢?

如果你的老闆交辦了一個任務給你,你在對他提問前,你要如何透過自我提問來避免自己問出蠢問題呢?

Q:「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A:「當然是要增加營收啊,不然呢。」

Q:「為什麼覺得這麼做會對營收有幫助?影響性大概多少?」
A:「流量會增加,但會增加多少說實在的也不確定。」

Q:「如果不能確定增加多少流量,那我怎麼去估算對營收的影響呢?」
A:「可能現在業績停滯了,暫時也想不出其他方法了吧。」

透過這些簡單的自我提問,你對老闆的提問可能會是:「老闆,我大概可以猜想這件事能帶來流量,並轉為訂單,但我想了解一下您的細部想法,我這邊更好去估算可能的效益,也能把事情做得更到位。也想了解您的整體構想,我好再來想想如何讓效益最大化。」

自我提問有時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如果你廢寢忘食的去做一件事,但你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如此投入,你可以這麼對自己提問?

Q:「這麼投入在這件事情上,我追求的是什麼呢?」
A:「我也不知道,就覺得快樂吧。」

Q:「為什麼做這件事會感到快樂呢?」
A:「我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能幫上其他人的事情。」

Q:「為什麼幫助其他人對你來說這麼重要呢?」
A:「以前我覺得這世界不存在無償為他人付出的人,但在這邊我看到很多人都是這樣子,改變了我對世界的看法,我也想成為那個樣子。」

這是很多人在自我探所過程中會使用的技巧,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好好善用一下,但問題這麼多,我們要在哪些狀況下做自我提問?又該提問哪些問題呢?

以下幾個是自我提問很好的時機:

1. 計畫與實際之間有明顯落差時,簡單的說就是產生變更時,你得問自己幾個基本的問題:

.為什麼發生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在當下我做了這個決定或選擇?
.如果我做了另一個選擇結果會怎麼樣?
.是否有任何補救措施?
.下次再發生時,我打算如何處理?

2. 行為與思維間有歧異時,你明明認為該採取行動,卻沒有任何動作,明明覺得選擇 A 才是對的,最後卻選了 B,此時你也得問自己幾個基本問題:

.為什麼我的行為與思維不一致?
.如果按腦袋裡面想的去執行會有什麼問題嗎?
.下次再發生時,我會如何處理?

3. 與他人無法取得共識時,我們在工作中時常會發生與他人意見不一致的狀況,而且並非每次都能獲得共識,此時我也有幾個基本問題:

.為什麼我如此堅持我的意見?
.採納對方的意見會怎麼樣嗎?
.我能讓步多少?我又希望對方讓多少?
.誰能協助我們?

上述三個狀況是自我提問最常使用的時機點,我個別舉一個案例給大家參考。

我本來在週三早上安排了兩個面談,以及一個跨部門會議,但當天早上臨時被叫去跟上海行銷團隊開會,導致有三個行程得更動,這符合計畫與實際間有明顯落差的情境。

此時你可以這麼對自己提問:

Q:「為什麼我會選擇接受這個臨時的邀約而放掉其他三個行程?」
A:「Jack 是我團隊的成員,我想說跟他的時間比較好敲⋯⋯。」

Q:「那 Joe 跟 John 的約又該怎麼說呢?」
A:「其實我是想說他們都在台灣比較好約,但上海的邀請可能比較難敲?」

Q:「所以如果是來自上海的邀請我都會優先考慮,並且把其他行程排開?」
A:「也不是啦?」

Q:「那是為了什麼?」
A:「其實是因為我想跟上海的行銷主管建立好關係。」

Q:「如果我當下拒絕他的邀請,會導致我們關係不好嗎?」
A:「應該是不至於,或許我私下電話跟他聊一下就好了。」

Q:「針對被我改期的三位同仁,會有什麼補救措施嗎?」
A:「首先我會先跟他們道歉,並盡可能配合他們的時間敲其他時間, 碰面的時候我會帶杯咖啡當賠罪。」

Q:「如果再發生一次,我會怎麼處理?」
A:「我會拒絕會議,然後私下找上海行銷主管溝通,另外跟他敲時間同步資訊,讓本來的行程可以如期發生。」

這個自我提問的過程,除了讓我們找到原因外,也讓我們思考了下次再發生時的應對方式,甚至你也可以思考可能的補救措施。

第二個範例是針對行為與思維間有歧異時。

我在週二下午本來有兩個行程,一個是「異常案件檢討會議」,另一個則是「找 John 討論跨部門溝通」,異常案件檢討會議的時間比預期的多開了半個小時,耽擱到跟 John 開會的時間,最後跟 John 的約取消了,這是繼上週三取消行程後的又一次。

其實我在異常案件檢討會議的後半段就覺得自己應該離開會議室去赴 John 的約,但我沒有這樣做。

針對這個情境你可以這麼問。

Q:「為什麼我會選擇留在原先的會議,而不是離開去找 John ?」
A:「因為目前的會議室有十個人在,我不好意思先離開。」

Q:「不好意思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還有需要我參與討論的地方嗎?」
A:「是還有一項,不過主要還是因為我不好意思開口說我要先離開。」

Q:「那對 John 連續兩次失約這件事是否比我的不好意思重要呢?」
A:「痾,當然不是,但是⋯⋯John 是熟人,而且他一個人,這邊十個人。」

Q:「影響的人數是我判斷事情重要性的規則嗎?」
A:「不全然是,嗯,好吧,其實就是因為 John 比較熟,我跟他說不會不好意思。」

Q:「針對這種狀況,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A:「其實會議中間有一段討論失焦了,但我沒有馬上拉回來,讓他們多討論了20分鐘我才試著中斷,如果我當初提早中斷,或許我有機會準時結束會議。」

Q:「下一次該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再發生呢?」
A:「下次參加會議如果過程中討論發散,我應該都要開口把主軸拉回來,此外,兩個會議間或許我得留15至30分鐘的 buffer time,讓我有些緩衝的空間。」

或許你會好奇,我們真的能這樣做自我提問嗎?無論如何你得練習,但有時我們會避免面對自己怯懦的地方,例如不想承認自己就是想偷懶,不想承認自己就是便宜行事,所以會拒絕回答也拒絕對自己提問。

但我建議大家,面對自己的提問沒什麼好丟臉的,那就是你真實的想法,你只有把這些想法梳理清楚了,你才會知道自己的問題到底在哪,也才會有解決的一天。

商業週刊轉載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