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推動議程、有人卻只消耗氧氣⋯一場會議,如何影響「職場聲譽」?

撰文者:游舒帆(Gipi)

摘要

1.職場聲譽,指的是在工作場合的言行,並且一貫都是如此。
2.對上班族而言,對內建立聲譽的最快途徑就是在會議室發言。不見得要力求表現,但務必做出貢獻。


談創作者或自由工作者的個人品牌太多了,回過頭來聊聊職場工作者的個人品牌吧!

如果你是職場工作者,對內擴散個人品牌的方式可以是在會議室中發言,表達有洞見的觀點,也可以是協助做會議紀錄與follow-up的跟進,或者主動承擔某些任務,並在過程中做出高品質的成果,讓他人對你留下印象。兩次三次後,大家對你的印象就會逐漸深刻,而當同事提到你的時候都可以說出對你的印象,那在公司內的個人品牌基本上就具有雛型了。

我過去帶過一位產品經理,當年年紀只有26歲,但他會在各種產品的策略討論會議中主動擔任控場、會議協調者、會議紀錄,並且主動跟進follow-up。更重要的是他會把會議中懸而未決的事項在下次會議前提早survey好,然後提出自己的建議跟觀點,讓大家更容易做出決定。漸漸的,大家覺得他總能提出很好的建議,也可以順順的引導大家產出決策,就愈來愈放心交給他作主。

所以他以26歲之齡,帶領著一群年紀大他5-10歲的資深同仁們一塊做產品,這些人願意信賴他,是因為他在過程中給大家建立了專業、可靠的印象,這就是他在職場上的個人品牌。

一樣參與會議,有些人的存在就能促進會議的進行,有些人就只能消耗會議室中的氧氣;一樣接手一個案子,有些人就會充分當責,把事情從頭到尾搞定,有些人就丟三落四頻頻出狀況。你與他人的差異,其實就在這些過程慢慢顯現出來了。

所謂的聲譽(reputation)指的是你怎麼說,怎麼做,並且一貫都是如此。聲譽的建立會需要一點時間,畢竟那些有經驗的同事們還是會觀望一陣子,不會因為你說一段話或做一件事就對你投信任票,你得持續做才行。

在工作中,會議是個很好建立個人聲譽的場合,很多人被認識都是透過會議,你不見得要力求表現,但一定不要當會議室裡消耗氧氣的生物,參與討論,提出意見,要不就是幫忙做做紀錄。總之,做出貢獻,你會進步,也更容易被認識與看見。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業週刊轉載

發表迴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