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思維學院分類帽測驗 2.0 商業思維學院|分類帽測驗 2.0 年度方案優惠倒數中 本次測驗提供 40 題; 答題時間約 10 - 15 分鐘 商業世界沒有絕對好的答案,只有相對好,也未必有完整的資訊,請選擇一個你覺得當下相對適合的判斷吧! 1. 針對以下這幾個專有名詞的意思:「商業模式畫布」、「價值主張地圖」、「STP」、「BCG(波士頓)矩陣」、「Product Market Fit」 我不是很瞭解他們的含意我會使用其中幾個我全部都了解並會使用Question 1 of 40 2. 在產品上市的早期,先不打廣告或放行銷預算,而是要推出最小可行產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確認需求後才加大行銷力道,對這個說法你的觀點是? 同意,不應該錯過搶占市場的先機,一定要分秒必爭衝上市場,把市場快點佔下來,不應該給競爭者機會 不同意,產品應該等到完善了才上市,否則使用者體驗不好,用戶就離開了,是種浪費同意,這樣可以大幅降低失敗的風險Question 2 of 40 3. 在產品發展過程,一般我們會期待透過Product roadmap(產品路線圖)來展開產品後續的發展計畫,對於Product roadmap你的理解是? 這是一個產品發展的藍圖,用來導引方向跟做好團隊溝通,但可能隨時會調整是一個要按時交付的開發計畫,因為一開始就要想清楚,產品才不會走歪掉目標是用來跟多方畫押,並讓利害關係人各自展開安排Question 3 of 40 4. 《獲利世代》一書的核心概念-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中提到商業模式共有九個要素,分別是客戶細分、價值主張、通路、客戶關係、關鍵資源、關鍵活動、夥伴關係、收入結構與成本結構,對這些要素 大多數都跟我的工作範疇無關我部分瞭解且會使用,部分比較少接觸到我大多數都了解其意涵並且在做計畫時會一起思考Question 4 of 40 5. 瑞幸咖啡的買一送一、UberEats的免外送費、蝦皮的運費補貼,都是透過補貼賣家或買家相關的費用來迅速的搶攻市場,而成效也確實卓越,對於補貼策略,我的看法是 補貼跟降價打折,都是只看短期效益的做法,有錢補貼不如拿去做行銷或改善產品,才有長期效益補貼是一種行銷方法,除了搶佔市場外,更重要的應該是爭取時間把產品做好,累積良好口碑,否則補貼結束的那天,大概就是客戶離開的那天誰補貼客戶就挺誰,滿足客戶就是這麼簡單,先搶到客戶,消滅競爭者,之後再賺回來Question 5 of 40 6. 在制定策略時,有一說法是企業必須要先釐清自己的長期願景(Vision)與使命(Mission),唯有如此大家才知道公司未來要往什麼方向去,但有另一派說法則是願景與使命不重要,重點是公司要能賺錢 我覺得願景與使命只是做形象用,很多企業沒有這東西也是活得好好的我覺得願景與使命是重要的,因為它能驅動所有人往同樣的目標邁進我覺得願景與使命很不錯,但最重要的是執行力Question 6 of 40 7. 每個產品或品牌都有它們的「定位」,包含他們要賣給誰、要解決什麼問題,在看到這段話時 我能很輕易說出自家產品的定位我能說出自家產品的優勢我其實不太知道自家產品的定位Question 7 of 40 8. 近兩年愈來愈多人提倡以「訂閱制」取代一次性付費模式,身為消費者,對於訂閱制我的看法是 其實就是分期付款的概念,不用一次付清,就能享受價值讓消費者按需求決定何時開始與結束某項服務,是非常棒的概念,而這樣的付費模式也會大幅改變企業的服務模式,持續提供更好的服務花點錢體驗看看,滿意的話才持續訂閱,我覺得對我是有保障的Question 8 of 40 9. 在產品管理的概念裡頭,有個重要的概念叫「第二曲線」,意味著在當前主要業務(第一曲線)之外,另外發展一個全新的業務或產品,確保在主力產品開始步入衰退時能靠著第二曲線支撐起公司的營收表現,對於第二曲線,我的看法是 專注本業才是核心,若非必要,不需要投入第二曲線的發展把第一曲線做強了,第二曲線自然就會隨著產品線延伸而出現第一曲線的成長終將趨緩,並進入衰退,提早佈局第二曲線有必要性Question 9 of 40 10. 開發新客戶的成本是維繫舊客戶的6-10倍,這段話給我的啟發是 如果是這樣,那我是否應該減少業務團隊人數,增加服務團隊人數? 在剛起步階段,開發新客戶的投入應該大於維繫舊客戶,但隨著市場規模漸大,努力服務好舊客戶,讓他們願意再次消費,並幫我們推薦更多的新客戶,獲利才會穩定維繫舊客戶不需要花什麼成本,所以我應該多投入資源在開發新客Question 10 of 40 11. 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客戶對象以及客戶的使用場景(scenario),以免洗內褲為例,它就是 提供給外出者,藉以解決洗滌或攜帶大量內褲的問題應該沒有人在用了吧?他可能會逐漸被市場淘汰提供給懶人的一種產品Question 11 of 40 12. 發明汽車的亨利福特曾有一句名言是:「如果你問客戶要什麼,他會說要一匹更快的馬。」對於這句話,我的解讀是? 消費者無法清楚說明自己到底要什麼,產品負責人還是得有自己的想法,賈伯斯做出iPhone之前,消費者說不出自己要iPhone的,要做出來他們才有感所有的產品設計還是得回到「用途」來思考,思考產品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跳脫既有框架後重新設計產品負責人的責任就是運用專業把產品做出來,直接以使用者的意見為標準,那無論是誰來做不就都一樣了?Question 12 of 40 13. 在與用戶作需求訪談時,總會遭遇到一些用戶也說不清楚的需求,例如:快一點、美一點、大一點、柔軟一點,但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符合需求呢?面對這樣的需求,我會採取的行動是: 先做出幾個版本給客戶看看,讓客戶直接選請用戶拿幾個範例來說明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可量化或可觀測的定義來溝通這個需求,例如快是3秒鐘,美的話是以誰的標準為主...Question 13 of 40 14. 在產品管理過程中,總會收到許許多多的需求,在面對眾多需求時,總會遭遇排序困難,也就是哪個先做,哪個後做的問題。面對這類的困難,我的想法是 整理數據,並跟老闆或業務部門討論需求的優先順序,然後排出開發計畫做為執行單位,最重要的是依照老闆決定的順序依序完成功能凡事有先來後到,依照需求的時間順序,使命必達,努力加班也會把功能趕出來Question 14 of 40 15. 三個月前,公司老闆提了一個需求,並表示這個功能「非常重要,符合很多客人的使用需求」,身為PM的您,帶領團隊努力趕工了三個月,準時交付了,但上線後根本沒人使用,此時您會採取什麼動作? 也許這個功能只是需要更多時間讓使用者注意到,先觀察,靜觀其變找用戶訪談或是做問卷,瞭解一下他們不使用的原因是什麼,是沒注意到這個功能,還是不會用,並依照結果,制定後續在行銷以及使用者體驗的優化計畫試著找出賣點,做推廣與教育訓練,讓業務知道有這個新功能、適用客群是誰、滿足什麼需求Question 15 of 40 16. 產品已經功能凍結,開發到一半了,但客戶說根據他們最新的市場回饋,需求需要修改,您會怎麼辦? 之前已經談定規格,拿出畫押的文件或會議記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下一版再做修改詢問客戶觀察到什麼情況與需求,並與團隊討論,如何才能既滿足需求,又現有產品改動比較小客戶第一而且客戶最接近市場,安排團隊按照客戶的需要修改,但要跟業務部門確認清楚做法,避免再改,並重新調整專案計畫Question 16 of 40 17. 您的產品已經開發多年,累積越來越多技術債,被客訴的情況越來越常發生,也越來越嚴重,工程師常常要臨時從開發新功能的進度中,被bug插隊,客服人員也抱怨他們人力嚴重不足,希望能改善產品品質,如果您是這個產品的產品經理,會怎麼處理? 這是過往累積的技術債造成的,目前的問題累積越來越多,先停止開發新功能,把目前的bug都改完再做新功能,以免還沒改完舊的,新的問題又被製造出來先依照bug最近幾個月發生的頻率、嚴重性排出優先順序,針對影響最大、最近的bug解決就好,年代太久遠的bug先不處理,必要的話借調工程師來幫忙解決bug,先解決最多數人困擾的問題檢討為什麼有這麼多bug流到市面上,是不是test case沒涵蓋到,或是有什麼測試上的盲點,強化測試案例,加強上市前把關Question 17 of 40 18. 您是一個線上課程平台網站的產品經理,有一天客服提了一個功能:「我們可以在網站做一個學習課表的功能,讓同學排自己的課表,增加同學上課的方便度,就能拉高完課率」,大家都非常贊同,但是目前工程師在開發其他功能,要做的話,會犧牲一些在開發的拉新客功能,而拉新是公司今年的目標,如果是您,會怎麼規劃? 在設計「課表製作」的同時,也設計「一鍵分享」、「看看學霸課表」、「根據課表推薦課程」等等完整功能,雖然開發時間會長很多,但是這樣就符合公司拉新的目標,就能爭取到資源先做簡單但體驗可能沒有這麼好的解法,例如用外掛跟Google calendar 串,加課表到Google上,符合加課表的目的,也能減少開發時間,同時追蹤數據成效,根據使用者的使用數據,決定是否增加投入資源在相關功能以及發展方向先做問卷,同時找現有網站上的使用者來訪談,瞭解使用者目前安排課程的困擾是什麼,確認使用者也需要課表,而且可以解決完課率的問題後,再依照商業價值排序到功能清單當中Question 18 of 40 19. 您的產品定位在低階市場,一直以來都主打CP值高、簡單好用,是使用者入門的首選,但是在您產品的使用者當中,有約20%的使用者常常抱怨功能不夠,他們常常拿高階的產品跟您的產品比,希望有更多功能,以及更好的服務,您會怎麼處理呢? 客戶的需求最重要而且最精準,要優先滿足,我會在既有的產品線上,逐步加上這些高階客群要的進階功能從這些需求中看到了機會,跟老闆提案,另外開闢一條產品線,這對這些高階客戶的需求重新設計產品,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也拉高新產品線的訂價,並針對新產品線制定新的行銷以及通路計畫這群人不是我的客群,這個價格能夠買到的體驗和功能就是這樣,我還是專注服務好公司主要客群,不增加複雜度 Question 19 of 40 20. 擔任PM時,總會接收到很多來自業務部門的需求,其中有一種類型最常見,那就是「競爭對手有,我們也要有」,有些業務甚至會告訴你他就是因為沒有這個功能而輸掉訂單,要你立刻加,對於這件事,你的處理方式會是? 了解有多少客戶反應過這樣的議題,在不違反產品定位的狀況下,評估有多大的價值才決定是否更動業務說要這樣的功能,那就做上去,然後跟業務要求要把訂單拿下來判斷是否跟產品發展方向一致,如果有偏離會告知業務這功能不會做,如果沒有偏離就排進計畫中Question 20 of 40 21. 在每個產品發佈計畫啟動前,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 背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要達成的成效又是什麼?老闆或客人的需求有做出來時程是否合理,團隊是否能準時做完Question 21 of 40 22. 在專案規畫時,總是免不了要對每個工作進行工作量的估算,例如做A工作花3天、B工作花2天...我對估算工作量這件事的看法是 估算不一定準,但估算可以提高專案的可預期性,但估算不是只為了壓時間估算不準,不需要估算,而是看到時候執行狀況做應變調整估算蠻準的,估算出來就是要按著計劃來執行,若有錯估,那就是靠加班補上Question 22 of 40 23. 很多老闆對專案delay時總有一種加人就可以加快速度的想法,例如本來2個人2個月可以完成的專案,老闆會覺得給你4個人,你應該1個月可以搞定...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人月神話」,很多工作不是加人就有用的,而是有其他的考量點,對於delay加人這件事我的想法是 加人有用,只要加進來的人的能力是當前需要的,就會有效的加快專案速度加人有用,只要加進來的人可以投入在關鍵任務上解決問題,避免下一個相依性工作又delay加人沒用,加人進來後只會增加額外的溝通成本Question 23 of 40 24. 專案管理中有所謂的金三角,即範疇(scope)、時間(time)、成本(cost)。如果專案進行過程中更動了其中一項,那另兩項也得對應著更動,例如增加了需求,這意味著增加了範疇,工作量會增加,所以此時得討論是否要延後專案上線日(延後time),或者要加人(增加cost),但不應該是範疇增加,但時間與成本都不做任何變動,對這件事情我的理解是 實務上我會去跟老闆談這件事,並盡可能爭取到更多的資源或延長時間,不過不見得每次都如此順利這套說法比較理論,有時候還是要靠私人情誼,拜託工程師加班是比較立即有效的作法我們會盡可能圍繞著專案最終的目的來談論金三角,針對公司的目標來談如何調整Question 24 of 40 25. 專案執行過程中總難免會碰到跟原先預期不符的狀況發生,有可能是需求變了,也可能是突然有成員生病了,或者競爭對手採取了某些意料之外的行動,因此專案得跟著做變更調整,這就是所謂的變更,對於專案中的變更,我的觀點是 變更難以預期,但我們能做的是做好應變措施變更是一定會發生的,但多數的變更是有跡可循的,我們應該妥善的管理並監控可能的變更變更代表一開始規畫不當,如果設想的夠週全,不應該發生這種事情Question 25 of 40 26. 您是產品負責人,產品已經對客人承諾交付日,但以這版的功能清單以及進度來看,會延遲兩週,這時候您會採取什麼動作? 跟老闆回報有風險後,拜託工程師加班趕工,希望大家能幫忙在時限前做完擬定幾個可能方向後,找老闆討論解法,並和工程師檢視功能與規格,找出能簡化的功能後,重拉計劃和顧客討論並鄭重道歉,強調為了交付的品質,需要更多時間測試與改bugQuestion 26 of 40 27. 敏捷觀念中強調「提早交付價值」,這意味著每次的交付都能對用戶或市場帶來價值,對於「價值」,我的定義是 把事情做完就有價值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任務具體解決某個問題,改善某個KPI數值,或者讓公司業務有某種程度的推進Question 27 of 40 28. 在專案中當我要把一個重要任務交給某個專案成員,而這個專案成員的工作資歷尚淺,而且我對他的能力很陌生,此時我會 將工作的細節拆解開,並請他參與討論,並定期check他的進度狀況相信他可以做到,和他人合作最重要的是信任,等他真的出問題再來協助就好請其他資深成員指導他Question 28 of 40 29. 在專案最後驗收的環節,經常會出現許多的問題,有時專案進度從0-95%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但要完成最後的5%則還要多一個月的時間,我覺得會發生這種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是: 專案的一開始就沒有溝通好最終的交付物,最後交付時一改再改很正常,老闆跟客戶本來就喜歡臨時更改需求,這本來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專案中間沒有逐步驗收,因此問題全部都累積在最後一次爆發Question 29 of 40 30. 敏捷管理中,強調小迭代,小增量,背後的關鍵邏輯是? 有完成任何工作就不要等,盡快發佈,早發佈早享受 透過頻繁的交付獲得回饋,以盡快做調整本來就是要把專案切成一個個的任務,然後以任務為單位一個個完成,和瀑布管理的WBS是一樣的Question 30 of 40 31. 大家努力超過半年的全新產品終於上線了!這是公司在這個領域的第一款產品,在剛上線時,產品還沒有市場知名度,業務也還在觀望著產品的穩定度,請問您會怎麼設計上市策略? 找到產品一開始設定好的目標用戶TA,邀請小範圍的TA免費使用,並由專人協助這些用戶上手、解決產品問題、蒐集使用者回饋,確保這群人滿意,產品經理再依照回饋,安排之後版本的規劃,並提供第一批用戶推薦優惠先提供免費版,開放讓使用者自由下載使用,擴大受眾、累積名單,再由業務連繫有下載免費版的使用者,並提供進階付費方案,供使用者選購準備好產品介紹相關文件,找行銷人員製作產品介紹網頁,並開始打廣告,廣邀通路合作夥伴合作,以及業界知名人士背書,把產品的知名度盡快帶起來,創造需求Question 31 of 40 32. 大家努力超過半年的新產品終於上市了!但是上市之後的營收表現卻遠低於預期,如果您是產品經理,請問會怎麼處理? 新產品需要更多時間教育市場是正常的,重新依照市場狀況調整預期、安排市場預熱時間,並和行銷、業務協調出預期的銷售時程與目標找原本預期的目標客戶訪談,將客戶分成有購買以及沒購買的,瞭解這些客戶決策的原因,針對不願意購買的疑慮,做產品上的優化,針對願意購買的原因,在行銷上做強化將資料拆細到不同的通路上,找出哪個通路銷售狀況比較差,請行銷以及業務提出改善方法Question 32 of 40 33. 您是一個電商網站的產品經理,貴司的美妝產品之前原本在蝦皮上架時,銷量還不錯,但是決定離開蝦皮,自己成立官網之後,銷量卻大幅下滑,請問您會怎麼處理? 應該先暫時同步經營蝦皮以及官網,用折扣以及電子報宣傳,將人流導向官網,同時觀察官網的轉換率、系統負荷、使用者的流程等資訊,並做用戶訪談,確保新用戶到了官網,能達到和原本一樣順暢的體驗自己的官網流量比較少,因此銷量下滑是正常的,堅持下去,持續經營,使用者會再度認識到我們的看官網轉化率,檢視官網的哪邊體驗設計不夠好,讓使用者流失,再設計優化的流程Question 33 of 40 34. Zoom是一個去年以來擴張迅速的產品,而且在視訊會議的市場上,其實已經有許多既有競爭者,但是Zoom還是一枝獨秀,成長表現超越既有的競爭者,您認為以下哪一個是原因呢? 成長策略: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前45分鐘免費政策,加上「會議」軟體,原本就較容易擴散使用者,因此吸引許多用戶試用,由於會議常見的長度是一個小時,許多用戶在有正式的會議需求時,轉為付費用戶常見的操作方法,靠低價甚至免費搶市,先搶市佔,但之後是不是獲利還需要觀察行銷與通路佈局:藉著新冠肺炎的議題,大舉投入行銷預算,很快就行銷全世界,並有許多當地代理商,能比較容易買到產品、得到支援Question 34 of 40 35. 2016年開始網路圈有個趨勢,大家說「流量紅利已經消失,企業該好好經營自己的流量池」,對這句話我的理解是 撒廣告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廣告屬於不可控制的因子,現在需要的是做好客戶關係管理全球的上網人數增速已經減緩,未被開發且能輕易取得市場已經愈來愈少,企業一方面該把心思放在舊客戶上,另一方面則應該關注那些能累積的流量資產上輕鬆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競爭開始回到產品、服務與管理能力上Question 35 of 40 36. 你是個保健食品的銷售人員,當你發現顧客再次購買的比率非常低,而探究原因後發現是顧客根本沒有吃完,此時你會怎麼辦? 回報問題給產品設計團隊,將食品設計得更美味一些,增加誘因隨時跟進顧客的食用進度,並提醒他應該按時服用,確保他能感受到身體變得更健康了基本上我們無法約束客戶的行為,只能鼓勵它們多吃Question 36 of 40 37. 手機裡的App,三不五時就會跳出訊息提醒我點一下App,深怕我忘了它,如果我裝的是遊戲,更是每天都要提醒我登入一下,登入後還有一堆每日任務要我完成,這些訊息背後的意義是 它的目的是讓我養成使用習慣,避免我將App移除掉它只是想推廣告給我,騙我點廣告來賺錢它試著引導我使用這個App,讓我體會這個App能帶來的好處,進而喜歡上這個AppQuestion 37 of 40 38. 有人說「好的產品本身就能帶來銷量,產品不好怎麼行銷都沒用」,我覺得 好的產品是核心要素,但行銷能放大產品知名度與銷量產品別太差就好,行銷才是整個銷售環節的王道行銷就是一種話術與包裝,沒有意義Question 38 of 40 39. 在整個銷售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 讓雙方都能獲得好處,即便對己方的利益並未極大化讓對方獲得他所需要的,但會試著讓己方的利益極大化重點在公司與個人業績能否達成,因為業績能帶來主導權Question 39 of 40 40. 當數位廣告的成效持續下降,付費流量的獲得已經愈來愈昂貴,很多人開始轉而經營非付費流量如SEO或社群經營,不過這些流量都不是短期內可以看見效益的,為了確保產品收益能持續成長,你還會做哪些事? 找尋合適的合作夥伴,看如何一起創造綜效來放大流量啟動地推、面銷、電銷等一對一的多元銷售方式,直球對決降價促銷,帶動買氣,長期再從這些累積的名聲賺錢Question 40 of 40 留下 E-mail 將結果傳送到您的信箱 如何稱呼您: 是否願意收到調查結果與後續商業思維的教材內容 是 否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