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心得]情緒也能「覆盤」,理解不完美的自己

你最近還好嗎? 你多久沒有回答自己這個問題了呢? 
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屬於「高敏感特質」,容易在職場上、生活上陷入排山倒海壓力與焦慮? 我們可能很害怕給別人添麻煩、被所謂的小事打擊、容易產生罪惡感、覺得自己總是做不好….,因為這些想法而產生了”焦慮、害怕、恐懼、無奈”等負面情緒,陷入了惡性循環的低潮期。然而你可曾想過這些情緒代表著什麼? 為何又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呢?

負面情緒的兩大來源:對未知的恐懼,對已知的無能為力。情緒往往不是源自於情境本身,而是我們如何看待情境。—Gipi

在Gipi情緒智商與壓力管理課程,提供了「情緒覆盤」的觀念,對我幫助非常大,透過一步步理解情緒、拆解情緒,我更能以“第三人”角度認識自己!「覆盤」在Wiki的定義是棋類術語,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討局中著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這個詞若應用在職場,大多會在「敏捷思維」與「產品管理」等領域運用到,然而運用在情緒上是我第一次聽到。

究竟充滿感性的「情緒」該如何理性「覆盤」呢? 以下我運用課程中「找出情緒雷區4步驟」,嘗試進行情緒梳理與覆盤,讓自己在面對情緒來臨時,能提前因應與調整。

步驟一:識別情緒

你還記得上一次感受到情緒…是什麼時候? 在什麼狀況下你會感到焦慮、悲傷、生氣、開心?是否你發現自己對於情緒的掌握有些陌生?

我嘗試回想每個情緒來臨時的情境,卻發現這看似簡單的題目不容易回答,甚至我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情緒識別錯誤,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 被遺忘的情緒債

在各種商管文章,總是強調「解決問題」的能力,糾結在情緒上是件沒有產能的事。所以往往情緒還沒過去,我們就已經在想解法,好像事情被解決,情緒就被解決了,久而久之我們沒有好好回頭處理,它變成累積的「情緒債」

2. 自動駕駛模式

在華人社會裡,在家中面對父母,必須孝順不忤逆;職場上面對客戶、主管,得展現專業、恭謙有禮,甚至認為過多的情緒是一種抗壓性過低的表現。我們被訓練隱藏情緒、壓抑情緒,甚至變得麻痹無感,成了「自動駕駛模式」

3. 過度效率的文化

當我書寫上方情境時發現一個Bug,就是當我被車撞時,感受到的是竟然不是「害怕」而是「生氣」!我滿腦子想的都是「車子壞了會不方便、要花一大筆錢修車、看病請假很麻煩」,而不是「我面臨了一個非常可怕的車禍,我有可能會因此受重傷」,我已經完全被經濟效率給洗腦了。若我們面對危險的情境,產生的不是害怕去避開,反而是生氣想要攻擊對方,這反而把我們推向更危險的環境中。

「所有的情緒都是OK的」、「壓抑不代表問題消失了」—陳永儀 May Chen。

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 | 陳永儀 May Chen | TEDxTaipei

 我非常喜歡陳永儀博士演講中提到的這段話:「感受本身,是沒有是非、對錯、好壞的。」「問題是出自於你如何表達情緒,所有的感受都是OK的!」。我們不需要去批判自己的情緒,情緒是一種人類演化保留下來的本能,它是幫助我們求生與保護自己的機制,因此有效識別情緒及認識情緒是幫助我們管理情緒最重要的第一步。

步驟二:梳理情緒

情緒有4個影響要素—情境、對象、原因、行動。它可以有效幫我們梳理情緒產生的脈絡。呈上述情緒狀態圖,我利用這四個要素進行展開:

步驟三:找出情緒共通點

Source: 截自商業思維學院【情緒智商與壓力管理】課程

接著,我們可以嘗試去收斂各種情緒常出現的情境場景,找出情緒的共通點,這些共通點Gipi將其拆解為「事」和「人」,這會幫助我們理解情緒源頭在哪裡? 我以常自己感受到焦慮的幾個情境作為練習:

有些情緒不分場合,只看對象,例如面對P主管,不論是在面試的場合,還是其他會議,我都會感到焦慮,因此如何和P主管之間建立信任感、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可能才是解決之道;有些情緒不分對象,只看場合,例如遇到不熟悉的場合需要社交時,不論面對誰,我都容易感到焦慮,因此在面臨這個狀況,我可以減少出席不必要的社交場合或是提前準備幾個聊天的話題。

步驟四:盤點情緒

最後,我們可以整合上述步驟進行情緒盤點,透過向自己提問「為什麼」,以及「重新排序」,去向下探索自己冰山底層的「價值觀」,這不僅能讓我們更認識自己,也有助益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我用其中一個案例進行練習:

以安排P主管的團體面試約不到人的情境為例,我問自己為何會感到焦慮、害怕? 第一層想到的是,現在缺工嚴重,我害怕人這麼少會被罵。再更進一步問自己為何會害怕自己出錯被罵? 我才發現,原來我是害怕自己不被對方認同、會被否定。因為當下的焦慮,我表現地不知所措,只有向對方道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認同是你對自己的認同」—海苔熊 《海苔熊不安全感:急著長大的人生,卻讓你越慢長大》

當我運用「情緒覆盤」去一步步探究讓我產生焦慮情緒的幾個情境,不論是面對達不到P主管的目標、和陌生人Social及面對自己的未來,我發現背後都有個「害怕不被認同與自我質疑」的自己,而每每面對這樣高敏感的自己,我總是習慣逃避或空白。 我曾經聽一位前輩說,職場就像RPG,你沒破過的關卡,最終還是得回來面對。但真正的人生無法像電玩,有那麼多條命可以重來,若沒有及時去練習面對問題,大腦習慣了面對負面情緒就逃跑,那麼我們就會一直重複面對這個關卡,直到我們無力。

懂得正面思考,也善用負面的力量

事情發生了,你可以做些什麼? 把你的心思,放在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上。—Gipi

在情緒智商課程的正向思維單元談到,即便「負面角度」出發(結果好爛),只要思維邏輯回到「積極面對」問題(哪裡爛)、「構思解法」(怎樣才不爛)、「採取行動」(下次要做好不能爛),我們一樣能扭轉它,重點是不要逃避裹足不前,這只會讓問題愈來愈嚴重。以剛剛上述與P主管之間的問題為例,或許我可以討救兵,請求他人的協助而不是自己悶著頭苦惱,例如請我主管幫忙與P主管溝通目前勞動市場缺工問題。面對不熟悉的場合,可以嘗試和場合中1位夥伴深聊即可,不要求自己能應付所有人;在探索自己的職涯方向,可以試著參加學院CEO課程或是多聽不同演講分享。

梳理與挖掘自己情緒的來源、書寫覆盤,是一個「認識自我」的歷程,這個歷程絕對不會是舒服的,但卻能讓情緒債獲得釋放。嘗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持續迭待與調整,而不是全盤否定自己,是我在這次情緒覆盤過程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這輩子最值得你好好了解與對待的人,就是你自己。理解自己,讓情緒覆盤成為一種習慣。-Gipi

若你和我一樣,也正面臨著低潮或被壓力逼得喘不過氣,再多的雞湯都幫助不了你,你可以拿出紙筆,嘗試按照上方步驟練習看看!若想知道更深入的說明,可以參考「情緒智商與壓力管理」課程,你可以從【商管經典課】【超級幕僚學程-基礎】中找到這門課!

關於作者
我是2021年商業思維學院大使小龐,職場角色是HR,覺得自己更像是人類觀察家,
期許自己成為超級幕僚,幫夥伴搭建舞台是我成就感的來源。
喜歡學習和旅行,認為這是一種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你可以在我的Blog: https://tinghsutw.wordpress.com/ 裡找到我!!!

發表迴響

X